「不打、不罵、不威脅、不利誘」教育風氣有哪些影響?懶人包一次看!

近幾年台灣吹起一陣「不打、不罵、不威脅、不利誘」的教育風氣,它是如何在台灣風傳的?家長在教養的執行上遇到了哪些困難點?對孩子的發展將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又該如何解決?

ㄧ、「不打、不罵、不威脅、不利誘」之教養流行用語的出現

  • 「正向教養」的8大育兒概念

1.
相互尊重

2.
理解行為背後的信念

3.
有效溝通

4.
了解孩子的世界

5.
教導性的管教

6.
專注於解決辦法而不是懲罰

7.
鼓勵

8.
當孩子感覺良好時,他們會做得更好

美國教育學家簡.尼爾森(Jane Nelsen)根據阿德勒學派的思想,提出「正向教養」(Positive Discipline)這樣的概念。她與謝瑞爾.艾爾文(Cheryl Erwin)、羅思琳.安.達菲(Roslyn Ann Duffy)等人共同撰寫《跟阿德勒學正向教養:學齡前兒童篇》(Positive Discipline for Preschoolers: For Their Early Years),中,他們提出了上述8大重要的育兒概念。
  • 不為人知的「冷知識」:「不打、不罵、不威脅、不利誘」之教養流行用語是如何被創造出來的

很多人都聲稱是阿德勒提出:「不打、不罵、不威脅、不利誘」的教養執行策略,這完全是一個美麗的誤會,和倒果為因的連結。
《跟阿德勒學正向教養:學齡前兒童篇》(Positive Discipline for Preschoolers: For Their Early Years)書中闡述的重點在:透過上述八個育兒概念的執行,能夠從中幫助孩子習得社交技巧、自我認識、問題解決、同理心和成就感……等能力。

當家長落實這八個育兒概念提升孩子的能力,則家長和孩子之間的相處與互動,就能:
  • 不需要彼此動用武力(例如:打、罵)。
  • 不需要使用權威威脅來要求對方達成某些目標。
  • 不需要用物質誘惑或有條件的誘使孩子出現學習動機。
這裡再解釋的更仔細一點,當家長使用以上8個正向教養的概念,能夠:
1. 提升孩子互相尊重的能力,所以親子之間不需要彼此動用武力來溝通、來要求彼此。

2. 提升孩子與家長的互信與溝通……等能力,所以親子之間不需要用權威威脅來要求對方照自己的想要做事。

3. 提升孩子問題解決、設定目標、追求成就感的動機,所以親子之間不需要使用物質利誘惑或有條件的獎勵,孩子自己就很主動、很有動機、很有自己的目標和藍圖。


因此我們可以看出:不必再使用打、罵、威脅、利誘的親子互動模式,是落實正向教養八大育兒概念「後」的成果。


所以家長們不用再自責、反省、懊悔,為什麼自己做不到「不打、不罵、不威脅、不利誘」了!

沒有先執行正向教育的八大育兒概念,養出孩子的能力之前,要家長「不打、不罵、不威脅、不利誘」,孩子還能健康、快樂、自在的長大,根本是沒有邏輯的天方夜譚,甚至產生更棘手、複雜的兒童行為問題!

二、比「不打、不罵、不威脅、不利誘」更重要的8大「正向教養」育兒概念,到底怎麼做?

「正向教養」
育兒概念

1.
相互尊重

家長尊重自己,也尊重孩子;孩子習得「互相尊重」、「互相表達彼此的需要、了解對方的需要」

2.
理解行為背後的信念

了解孩子言行背後的原因或個性特色

3.
有效溝通

溝通更有共識,而不是誰屈就誰,誰服從誰。

4.
了解孩子的世界

5.
教導性的管教

透過教導讓孩子建立處事的邏輯和脈絡,孩子下次自己執行後,更能感覺到從自身經驗獲得來的成就感與自己的影響力。

6.
專注於解決辦法而不是懲罰

讓孩子自己去執行解決辦法或思考解決策略,來取代懲罰,反而會在過程中增加孩子承擔責任和抗壓性的能力。

7.
鼓勵

透過鼓勵讓孩子認知到自己厲害的部分;正向的自我欣賞能力能在這樣的過程中提升孩子的能力,穩固自信。

8.
當孩子感覺良好時,他們會做得更好

正向情緒、正向自我認識帶動正向能力的循環,當我們把孩子的能力栽培起來,孩子當然就更願意想望更好的自己、更有學習動機、更樂意成長茁壯。

《跟阿德勒學正向教養:學齡前兒童篇》這本書,畢竟不是為「台灣家長」所寫,所以台灣家長在閱讀的同時,一定有一種感覺,就是「我看懂了、我知道這個概念很重要,但就是做不出來、不知道怎麼做。」

舉一個例子:很多教養書告訴我們,親子衝突的時候,要給彼此一些冷靜的空間。

在歐美國家,地大物博,每個孩子都有自己一個房間,甚至家中整個屋子就有三樓,每個人都很好找到自己冷靜的空間,互相不打擾。

但台灣沒有這樣的空間。越都市的地方,家庭可使用空間越壓縮,兄弟姊妹同一個房間,或者孩子跟父母的房間是同一個,親子衝突發生時,彼此都很難找到消化情緒的空間。

此類國情不同的狀況下,國外專家所寫的教養建議在台灣要落實,若沒有替代方案,台灣家長知易行難。

因此,在這裡我們將以我們的兒童行為專業知識,揉合正向教育的8大概念,分析說明給各位家長:

1.
相互尊重

「人必自重而後人重之。」家長尊重自己,也尊重孩子;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家長要練習「如何尊重自己」,和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與個人需求。

許多家長有一個盲點:「我要尊重孩子,但我不能表露我的需要給孩子。」

導致孩子做出不適切行為時,家長是告訴孩子:「你這樣做,別人會不喜歡你唷!」「你講髒話,會沒有朋友。」

而不是告訴孩子:「你這樣做,一直擠到我,讓我很困擾!」「我不喜歡聽人家講髒話,請不要在我面前講。」

家長懂得尊重自己,同時也尊重孩子;孩子自然能從家長身上習得「互相尊重」、「互相表達彼此的需要、了解對方的需要」是重要的。

2.
理解行為背後的信念

了解行為背後的動機和信念,是需要擁有「清楚了解兒童發展階段相關理論」、「兒童九大氣質」、「兒童心理」、「兒童行為觀察」……等相關專業能力,才能知道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代表著什麼,光憑家長用自身直覺推敲,是不準確的。

另外,孩子的語言發展和自我覺察能力,還不夠足以支撐孩子自己知道自己怎麼了,連50幾歲的人都很難表述自己為什麼生氣、因為什麼事情感到很挫敗,那何況是3歲小孩。

所以關於這個項目:理解行為背後的信念和第四點了解孩子的世界,我們皆建議家長尋求專業協助,透過專業兒童行為觀察人員或教養顧問,協助家長了解孩子言行背後的原因或個性特色,除了幫助家長更認識孩子外,也有助於下一個特點提及的有效溝通。


目前台灣親子機構笛飛兒 EQ兒童教育,根據10幾年的教育經驗所研發的跳養APP軟體,能透過家長的眼睛,了解孩子日常的行為展現,依據孩子整體行為能力,彙整出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提供給家長,幫助家長更清楚、精準的抓到孩子的內在狀態與需要,幫助家長在教養孩子時更能順應孩子獨特的特質因材施教、順性教養。

3.
有效溝通

承第2點,家長更了解孩子,溝通起來更有共識。而不是誰屈就誰,誰服從誰,誰委屈誰。

4.
了解孩子的世界

同第2點與第3點,當家長能夠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信念,與孩子進行有效的溝通,孩子能夠表達更多,家長也就更能了解孩子的世界。

5.
教導性的管教

在教養孩子的過程中,難免會有孩子不會、做不到的事情,適度的指引和教導是幫助孩子更快理解這個世界或社會運作的模式,也透過教導讓孩子建立處事的邏輯和脈絡,當下次應用在實作上時,孩子更能感覺到從自身經驗獲得來的成就感與自己的影響力。

但是,根據笛飛兒10幾年處理5000多個孩子的經驗,發現東方的爸爸媽媽可能是因為小時候處在打罵教育的環境、或者被傳統上對下的權威方式對待,因而形成了一些框架。

使得家長雖然認知上、感覺上知道自己應該教導給孩子的東西,但仍然因為框架性太高,所以不知道如何用建設性的教養方式來教導孩子,而非給孩子具有框架的教導式教養,因此我們還是建議爸爸媽媽轉由專業人士協助,而不是只依循過去的經驗。

6.
專注於解決辦法而不是懲罰

教養孩子的過程中,孩子難免會搞砸事情,但是讓孩子自己去實施解決辦法或思考解決策略,來取代懲罰孩子的搞砸,反而會在過程中增加孩子承擔責任和抗壓性的能力。

透過解決問題的經驗,孩子在判斷和選擇的能力上會更加周延,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孩子也能長出思考、承擔和執行的能力。

7.
鼓勵

鼓勵不是告訴孩子好棒棒而已,要更聚焦在孩子的行為、具體事件。

像是:「哇!你看到那個玩具是那個哥哥的,可以自己先去問哥哥可不可以借,你很棒!」、「可以自己把碗洗乾淨,你真是越來越厲害了!」

鼓勵孩子並非只是讓孩子獲得舒服的感覺而已,重點是要讓孩子看見「實證」,透過鼓勵孩子認知到自己厲害的是什麼部分、很強的是什麼部分;正向的自我欣賞能力便在這樣的過程中提升了孩子的能力,穩固了自信。

8.
當孩子感覺良好時,他們會做得更好

這句話的意思是,當孩子相信自己是好的、有價值的、情緒穩定的,他們在處事、做判斷、執行課業或學習上,將會有更好的成果、更好的成績。

正向情緒、正向自我認識帶動正向能力的循環,所以當我們把孩子的能力栽培起來、幫助孩子去看見自己的能力,孩子當然就更願意想望更好的自己、更有學習動機、更樂意成長茁壯。

其實上述第7與第8點,是在描述家長怎麼樣在恰當的時候鼓勵孩子,以及使用什麼樣的鼓勵語句,然後讓這些「正向教養」的八大概念形成一個正向的系統,讓孩子可以感覺自己是很好的,能夠形成足夠穩固的內在動機來支撐自己,為自己設定足夠的目標,往好的方向發展……這些要點要能夠充分的做到,以笛飛兒的經驗來看,若只是從文字與邏輯上的理解,是遠遠不夠的。所以如果條件允許,我們還是強烈建議爸爸媽媽可以尋求專業者的幫助。

而且,在笛飛兒的經驗裡,我們可以很明確地發現:當孩子的能力提升到一定水準以上的時候,爸爸媽媽跟孩子的溝通可以變得很順暢,親子關係與孩子的發展進入到正向循環,幾乎不用花任何的時間在互相傷害,也不再因為孩子無法執行爸爸媽媽的期待而進入負向循環。

所以Jane Nelsen的結論,跟我們實務上的觀察其實是一致的,也就是說當我們用適當的方式對待孩子,讓孩子有足夠的能力可以做好自我管理、情緒管理,以及設定恰當的目標、投注努力,並且擁有健康而且完整的人際關係,那麼其實「不打、不罵、不威脅、不利誘」的教養就會自然而然地發生。

三、在台灣的「不打、不罵、不威脅、不利誘」教養風潮,跟「正向教養」出現什麼巨大差別呢?

最關鍵的差別,在於教養基底功夫!

所謂基底功夫,如孩子的行為動機,以及基本需求、發展階段、九大氣質等等,都涵蓋在內。

畢竟沒有人是天生就知道該怎麼教養孩子,所以教養路上能不能穩健地向前,端看基底功夫是否夠紮實!

然而,在父母缺乏累積功夫的機會與環境下,父母既不清楚孩子的發展階段,也不清楚孩子的行為動機,卻還硬生生地落實「不打、不罵、不威脅、不利誘」,乍看下是往正向教養靠攏,事實上是漸行漸遠,有些部分甚至是背道而馳。

因為,當父母將「不打、不罵、不威脅、不利誘」視為戒律,對孩子只有和顏悅色,那麼溫和而堅定的原則,只做到了對孩子溫和,卻不能保證做到堅定(父母尊重自己),那麼孩子能學到完整的相互尊重嗎?顯然不能。

在孩子不懂得相互尊重,而父母盡全力的吸收孩子所有的語言,並盡全力按照孩子的意願去做執行,這個過程,既沒有達到真正的雙向溝通,也不符合孩子的發展階段(無視孩子的能力與限制),導致孩子無法發展出「同理心」、「雙向溝通的能力」、「問題解決的能力(因為大多是成人在解決問題)」,孩子當然培養不出真正的自信心,更別說形成正向循環!

更可怕的是,當爸爸媽媽完全按照孩子說的話去執行時,就成為了孩子的小叮噹(哆拉A夢)、心願實現機。

這樣的心願實現機,更多的並不是幫助孩子成為一個發展完整的個體,而是在剝奪掉孩子應該自己面對的挑戰、自己處理的成長機會。在這過程中,爸爸媽媽只會無意間讓自己變成直升機父母,反而把孩子放入最不好的狀況!

四、作為目標來執行「不打、不罵、不威脅、不利誘」教養風氣帶來的負面影響:

1.孩子無法適應社會

「不打、不罵、不威脅、不利誘」是屬於父母對孩子在關係經營上的期待,與期望孩子可以不用受到自身過去的不好經驗影響,並期望與孩子的互動皆為正向經驗。

不過,當孩子走出家門後會發現,這個真實世界並不是像父母和我相處時那麼的無條件接納、無條件寬容。

比如說:想買更好的東西,就要掏出相對等的價值產出;想要別人對你好,你需要先對別人好:把事情搞砸了被罵,那是有理有據、自然的;作業做完才能出去玩……這些都與不打、不罵、不威脅、不利誘原則相違逆,導致孩子在進入真實世界、進入社會引起巨大的不安全感與焦慮,甚至出現退縮、邊緣或無法適應社會的問題。

2.沒有發展同理心、換位思考

當孩子沒有發展同理心、換位思考,就很可能導致人際互動能力出現匱乏,甚至出現亞斯伯格特質的特徵。

因為,「不打、不罵、不威脅、不利誘」的落實,所引發的是人跟人之間完全的尊重,完全沒有疼痛。乍聽之下,似乎很完美的互動關係。但實際回想,每個人無論在哪一個關係裡面,沒有疼痛?沒有磨合?沒有爭執、沒有權利位置的拉扯?

其實,正因為這些磨合、疼痛、爭執和拉扯,我們才會知道在兩人之間的相處上,彼此的界線是什麼、彼此的地雷是什麼、彼此是怎麼想的。藉此建立換位思考與同理心的能力。

這些磨合固然有孩子需承擔的心理成本,但對孩子未來在同儕關係上的建立、團隊合作、與社會鏈結、親密關係的經營,都息息相關。

3.未成年與成年之界線模糊,兒童自控出現混亂。

在教養孩子的過程中,因不打不罵不威脅不利誘,導致不能限制孩子自發做任何事情、孩子可以為所欲為、無限度地做他任何想做的事情,則孩子過早接觸網路、金錢、社會現實議題的機會將會越來越多。

基於不打不罵不威脅不利誘原則,當孩子在溝通下無法停止不適切行為時,將造成孩子跨越原本兒童發展的階段,誤以為自己可及的能力和成人是一模一樣的,導致孩子出現自控感混亂。

自控感混亂的意思是指,成人可做的事情,我也可以做到。所以成人可以開車,我也可以;成人可以喝咖啡喝酒,我也可以;成人可以掌握的金額數量,我也可以。這些混亂將引發兒童更多在實做上的挫敗和焦慮感,而出現情緒問題和精神狀況。

4.孩子很敢要求,但缺乏續航力。

孩子很敢要求、敢表達自己的立場,這個能力可能是很棒的能力,但不代表同時具備了續航力。

當這樣的孩子表達他的要求和提出自己的立場後,因欠缺累積被拒絕、挫敗的經驗,導致引發孩子更大的焦慮和挫折感。導致孩子一直感受到力不從心、被困住的心理壓力,容易衍伸出焦慮疾患與恐慌症症狀。

五、「不打、不罵、不威脅、不利誘」下的三個教養陷阱:

1.
「想白熊,不想白熊」的心理學陷阱

心理學有一個著名的實驗,叫做想白熊不想白熊,意思是說當你要求一個人心裡不要想「白熊」,反而會讓他更去想「白熊」,此理論在戒菸、戒酒、戒毒中時常被使用,一個正在勒戒的人,勒戒計畫會透過菸酒的替代品或提升勒戒者的生活品質來扭轉上癮的狀況。但若只是單純要求勒戒者不要想著菸、酒、毒帶給他的感受,則勒戒計畫將無疾而終。

反之,「不打、不罵、不威脅、不利誘」,反而讓家長更具焦在「打、罵、威脅、利誘」,並鑽牛角尖的審視自己到底有沒有打、罵、威脅、利誘,並鑽研到底哪些行為屬於罵、威脅和利誘。而並非將教養聚焦在如何幫助孩子建立實質能力和提升心理健康。

2.
效益僅限「親子關係之間」

「不打、不罵、不威脅、不利誘」帶來的效益僅限「親子關係之間」,對提升孩子的發展和長出與這個世界共存的能力,並沒有實質上的效益。提升孩子的發展和長出能力,必須要引導和磨練;但當引導和磨練違反家長心中的四不原則,則孩子的成長實際上正在停滯不前,甚至引發更多的問題與危險。

3.
讓家長成為孩子心中的「好家長」

「不打、不罵、不威脅、不利誘」讓家長成為孩子心中的「好家長」,給了孩子很大的安全感。但再次說明:即使孩子覺得父母很好,但當孩子踏出家門,感受到的就是滿滿的社會現實和惡意,這樣的狀況將強烈傷害到孩子的自尊、安全感,甚至因為外環境而受到極大的生存威脅。因此,這將造成孩子無法離開父母,無法拓展自己的人生。

六、孩子長好了,父母不須「打、罵、威脅、利誘」。

如同Jane Nelson所觀察到的,完成某些條件後,孩子有能力做好很多事時(包括思考判斷決策、理解能力與溝通表達,學習能力與學習計畫、待人接物與處事態度。),則不需要有打、罵的需要存在了。

笛飛兒EQ教育在5千多例個陪伴孩子與家長的過程中,也發現了一模一樣的結果。並且將如何達成的方案,落實在跳養中。


相對於Jane Nelson的正向教養,跳養的差別處是:
將完成正向教養環節下述的ABCD,以AI的方式辨識與個別在最需要使用的時間,直接教導與提供到需要的父母們手上。因此可以完整的做到正向教養到時效。

A.你夠懂孩子
B.你有提供孩子需要的養分
C.你自己也可以不端什麼高位子(就是父母願意調整成尊重型互動樣態)
D.秉持上述ABC,透過生活方案,孩子就可以養的很好

此外,跳養也因為曾經實務引導過孩子走上天賦開發的經驗,所以能夠協助父母們,有效辨識孩子的能力點並提供引導孩子的方案,以及幫助想要從過往失效的教養經驗(過去被打罵長大的父母們),從新梳理自己的教養方案與價值體系,從壓抑個人發展的東方價值觀中,理解走出個體發展的一條路,這都是跳養不同之處。

當孩子健壯了,親子關係更平順。

想提升孩子能力,卻苦無他法時,可參考笛飛兒EQ教育團隊的跳養APP,檢測目前孩子所缺乏的能力,由專業老師告訴你合適孩子此階段的教養步驟。

照著做,孩子的能力提升,家長根本不會、也不需要去思考,到底要不要打、罵、威脅、利誘孩子。
跳養—流動親子最純粹的愛

1. 協助開啟全方面正向教養。
2. 協助達成低衝突管教,讓親子雙方在愛中自信、自在。
3. 讓孩子感受愛與安全,並發展自我價值。
4. 用生活化的方案,引導孩子潛能最大化。
5. 最後,使你/妳可以同時成為教養者與一個完整的自己。

楊鈺瑩 教養諮詢專家&全台獨創教養APP創辦人

閱讀更多 >
其它好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