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2-12-30

1到6歲兒童能力發展全整理

父母/照顧者必看的六個教養圖表

1歲後,孩子開始逐漸脫離只能被照顧的嬰兒期,而 1-6 歲間,也將是孩子各種能力的發展關鍵期,同時更是我們可以幫助孩子挖掘出他獨特天賦的黃金期。

本篇文章以表格搭配文章的方式,內容結合兒童發展、發展心理學、社會心理學、認知發展、腦神經科學...等等專業知識,簡單明瞭的整理出 1-6 歲兒童於不同年齡層會發展出的各式能力,並列出教養方面的注意事項。

若懷疑家中孩子有發展遲緩現象,可進一步參考國民健康署所發布「兒童發展連續圖」,或至各大醫療院所兒科門診就診尋求專業意見。

1-1.5 歲(12-18 個月)兒童發展註1

註1:
孩子發展提前4個月,可視為資優;落後4個月建議盡快尋求專業幫助,以避免之後衍生更嚴重問題。 每個孩子特質不同,因此優先發展的能力也不一樣,若有擔心可使用跳養來了解目前關鍵狀況為何,以及應該如何引導。如果發現孩子已經明顯超過這樣的範圍,請家長洽詢早療機構或是相關嬰幼兒發展專業單位進行評估,以免錯失關鍵處理的黃金期。
對應領域 領域說明 檢核點

粗大動作

粗大動作是使用大肌肉群力量的大動作,其發展是與生俱來的,不需特別訓練,到了該年齡層就會發展出來。

滿 12 個月的孩子可以雙手扶著東西走幾步或拉東西站起來;滿 18 個月的孩子可以透過牽扶的方式,逐漸學會走路及上樓梯。
  • 雙手扶著傢俱會走幾步(12個月),到可以走得很快(18個月)
  • 雙手拉著會移動幾步(12個月),到走得很穩(18個月)
  • 拉著物體自己站起來(12個月),到牽著他或扶著欄杆可以走上樓梯(18個月)

精細動作

精細動作由手部和手指的精確動作所組成,而這些動作需藉由軀幹、手臂的大小肌肉群、韌帶及支配神經來協調控制,提供孩子與環境之間互動主動意念和原始反射。

精細動作的技巧需要適當的認知能力、觸覺、本體覺和視覺等感官處理能力。

滿 12 個月的孩子能夠逐漸出現運用手指與手掌功能的行為,例如:拍手、抓東西;滿 18 個月也逐漸出現慣用手並用慣用手握住筆亂塗鴉。
  • 拍手。(12個月)
  • 會把一些小東西放入杯子。(12個月)
  • 會撕紙。(12個月)
  • 會用筆亂塗(18個月)
  • 會把瓶子的蓋子打開(18個月)
  • 已開始較常用特定一邊的手(18個月)

語言&認知

滿 12 個月的孩子在認知及語言上,可以簡單模仿並發出聲音及單字,並分辨幾何形狀;滿 18 個月時,可以聽的懂簡單的指令,在視覺上發展出垂直視力,用以找到相似圖形。
【聽覺&表達】
  • 會模仿簡單的聲音(12個月)
  • 會模仿或主動說出一個單字(18個月)
  • 了解並遵從父母的指示
【視覺】
  • 可以區辨不同的幾何形狀(12個月)
  • 視力發展出垂直方向,如:配對相同的東西(18個月)

身邊處理

在生活狀態上,滿12個月的孩子只要叫他,他會有反應,也因為開始會抓取物品,所以會自己脫掉帽子;滿18個月的孩子,雙手更加靈活後可以自己用雙手拿取杯子或水壺喝水,也會在幫他穿衣服時自己伸出四肢。
  • 叫他,他會來(12個月)
  • 會脫帽子(12個月)
  • 會雙手端著杯子喝水(18個月)
  • 替他穿衣服會自動伸出手臂或腿(18個月)

社會心理&情緒

  • 發展心理學家皮亞傑(Piaget)指出 0~2 歲為「感覺動作期」:這段時期,孩子開始會主動挑戰新事物、尋求大人的幫助、了解東西與它的使用功能。1歲3個月會說出四個單字、1歲6個月會說出十個單字左右並可以指出身體常見的2~3個部位;開始運用心智來解決問題、有洞察與思考的能力、對於幾何圖形的區辨能力逐漸增加。
  • 發展心理學家艾瑞克森(E.H. Erikson)在他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中提出,嬰兒期(0~2歲):目標是建立信任感,主要與母親(主要照顧者)相關。這期間孩子開始認識人了,當孩子哭或餓時,父母是否出現會是建立信任感的重要問題。具有信任感的兒童敢於希望,富於理想,具有強烈的未來定向。反之則不敢希望,時時擔憂自己的需要得不到滿足。
  • 心理學家佛洛伊德的人格發展理論中提到0-1歲的孩子處於「口腔期」:原始慾力的滿足,主要靠口腔部位的吸吮、咀嚼、吞嚥等活動獲得;也因此這個時期孩子在使用嘴巴接觸這個世界的各種物品時,透過給口腔刺激可以最大地刺激大腦的發展。而這個時期孩子在生理發展上也處於長牙期、口腔也比較淺,會有大量的口水分泌,幫助排出放入嘴中的細菌,而腸胃道也只能吸收液體的東西,所以如果真的有不小心吃進像是沙子,也都會直接隨糞便排出,所以不用太擔心孩子用嘴巴探索會生病。而從腸道以及免疫細胞群的形成角度來看,孩子的免疫細胞並不會殺死全部的細菌,他們會利用所學習到的資訊,也就是和病菌的接觸來分辨哪些需要消滅,哪些需要共處。實際上會使人類罹病的微生物僅有百種左右,在人體中的微生物有千種以上並不會對人體有害,甚至還能帶給我們益處,重點在於辨識何為真正的致病物質,而非全面撲殺,若一味地避免孩子接觸細菌則會讓免疫細胞失去產生抵抗力的機會。所以只要注意確定會讓孩子造成生命危害的(如明顯有黴菌的東西當然應立即排除)、以及只要不是小塊的玩具會造成吞嚥危險就行了。
  • 主動接觸新事物
  • 主動尋求協助
  • 運用心智解決問題
  • 洞察與思考能力
  • 靠嘴巴的刺激提升免疫力
對應領域 檢核點

粗大動作

  • 雙手扶著傢俱會走幾步(12個月),到可以走得很快(18個月)
  • 雙手拉著會移動幾步(12個月),到走得很穩(18個月)
  • 拉著物體自己站起來(12個月),到牽著他或扶著欄杆可以走上樓梯(18個月)
領域說明
粗大動作是使用大肌肉群力量的大動作,其發展是與生俱來的,不需特別訓練,到了該年齡層就會發展出來。

滿 12 個月的孩子可以雙手扶著東西走幾步或拉東西站起來;滿 18 個月的孩子可以透過牽扶的方式,逐漸學會走路及上樓梯。
對應領域 檢核點

精細動作

  • 拍手。(12個月)
  • 會把一些小東西放入杯子。(12個月)
  • 會撕紙。(12個月)
  • 會用筆亂塗(18個月)
  • 會把瓶子的蓋子打開(18個月)
  • 已開始較常用特定一邊的手(18個月)
領域說明
精細動作由手部和手指的精確動作所組成,而這些動作需藉由軀幹、手臂的大小肌肉群、韌帶及支配神經來協調控制,提供孩子與環境之間互動主動意念和原始反射。

精細動作的技巧需要適當的認知能力、觸覺、本體覺和視覺等感官處理能力。

滿 12 個月的孩子能夠逐漸出現運用手指與手掌功能的行為,例如:拍手、抓東西;滿 18 個月也逐漸出現慣用手並用慣用手握住筆亂塗鴉。
對應領域 檢核點

語言&認知

【聽覺&表達】
  • 會模仿簡單的聲音(12個月)
  • 會模仿或主動說出一個單字(18個月)
  • 了解並遵從父母的指示
【視覺】
  • 可以區辨不同的幾何形狀(12個月)
  • 視力發展出垂直方向,如:配對相同的東西(18個月)
領域說明
滿 12 個月的孩子在認知及語言上,可以簡單模仿並發出聲音及單字,並分辨幾何形狀;滿 18 個月時,可以聽的懂簡單的指令,在視覺上發展出垂直視力,用以找到相似圖形。
對應領域 檢核點

身邊處理

  • 叫他,他會來(12個月)
  • 會脫帽子(12個月)
  • 會雙手端著杯子喝水(18個月)
  • 替他穿衣服會自動伸出手臂或腿(18個月)
領域說明
在生活狀態上,滿12個月的孩子只要叫他,他會有反應,也因為開始會抓取物品,所以會自己脫掉帽子;滿18個月的孩子,雙手更加靈活後可以自己用雙手拿取杯子或水壺喝水,也會在幫他穿衣服時自己伸出四肢。
對應領域 檢核點

社會心理&情緒

  • 主動接觸新事物
  • 主動尋求協助
  • 運用心智解決問題
  • 洞察與思考能力
  • 靠嘴巴的刺激提升免疫力
領域說明
  • 發展心理學家皮亞傑(Piaget)指出 0~2 歲為「感覺動作期」:這段時期,孩子開始會主動挑戰新事物、尋求大人的幫助、了解東西與它的使用功能。1歲3個月會說出四個單字、1歲6個月會說出十個單字左右並可以指出身體常見的2~3個部位;開始運用心智來解決問題、有洞察與思考的能力、對於幾何圖形的區辨能力逐漸增加。
  • 發展心理學家艾瑞克森(E.H. Erikson)在他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中提出,嬰兒期(0~2歲):目標是建立信任感,主要與母親(主要照顧者)相關。這期間孩子開始認識人了,當孩子哭或餓時,父母是否出現會是建立信任感的重要問題。具有信任感的兒童敢於希望,富於理想,具有強烈的未來定向。反之則不敢希望,時時擔憂自己的需要得不到滿足。
  • 心理學家佛洛伊德的人格發展理論中提到0-1歲的孩子處於「口腔期」:原始慾力的滿足,主要靠口腔部位的吸吮、咀嚼、吞嚥等活動獲得;也因此這個時期孩子在使用嘴巴接觸這個世界的各種物品時,透過給口腔刺激可以最大地刺激大腦的發展。而這個時期孩子在生理發展上也處於長牙期、口腔也比較淺,會有大量的口水分泌,幫助排出放入嘴中的細菌,而腸胃道也只能吸收液體的東西,所以如果真的有不小心吃進像是沙子,也都會直接隨糞便排出,所以不用太擔心孩子用嘴巴探索會生病。而從腸道以及免疫細胞群的形成角度來看,孩子的免疫細胞並不會殺死全部的細菌,他們會利用所學習到的資訊,也就是和病菌的接觸來分辨哪些需要消滅,哪些需要共處。實際上會使人類罹病的微生物僅有百種左右,在人體中的微生物有千種以上並不會對人體有害,甚至還能帶給我們益處,重點在於辨識何為真正的致病物質,而非全面撲殺,若一味地避免孩子接觸細菌則會讓免疫細胞失去產生抵抗力的機會。所以只要注意確定會讓孩子造成生命危害的(如明顯有黴菌的東西當然應立即排除)、以及只要不是小塊的玩具會造成吞嚥危險就行了。

教養注意事項

確定孩子安全的狀況下就讓孩子大量去探索,如果擔心危險或摔倒,家長可以在孩子探索時,待在隨時可以接住孩子的距離陪伴孩子探索,不需要因為擔心危險就完全不讓孩子嘗試,因為探索就是孩子此時發展的關鍵。

理解人造物如刀子、電、插座、電池、洗衣精、不能吃的東西,如:彈珠,把這些會讓孩子產生危險的東西移除後,盡可能用開放的狀態讓孩子可以去探索和感受周圍。

教養注意事項

在孩子一歲半之前,這段時期,家長在教養上應聚焦於讓孩子在安全的範圍內,積極嘗試與探索,讓孩子透過探索過程中獲得的各種刺激,來幫助大腦獲得最好的發展;而在人格的發展或 EQ 能力培養上,從一歲半開始再逐步加入教養即可。

*提醒:此年齡強烈不建議使用作業本式的知識學習方案,以及請家長不要給孩子使用 3C 產品;如果要看,除了看自己的照片或影片,其他都不要給孩子看,也可以看一些帶動唱的影片,但請孩子就是跟著唱跳,而非單純觀看。所有使用 3C 的時間加總,一週不要超過三小時。注意此時期提供 3C 將是教出天才的大禁忌。

1.5-2 歲(19-24 個月)兒童發展註2

註2:
孩子發展提前4個月,可視為資優;落後4個月建議盡快尋求專業幫助,以避免之後衍生更嚴重問題。 每個孩子特質不同,因此優先發展的能力也不一樣,若有擔心可使用跳養來了解目前關鍵狀況為何,以及應該如何引導。如果發現孩子已經明顯超過這樣的範圍,請家長洽詢早療機構或是相關嬰幼兒發展專業單位進行評估,以免錯失關鍵處理的黃金期。
對應領域 領域說明 檢核點

粗大動作

粗大動作是使用大肌肉群力量的大動作,其發展是與生俱來的,不需特別訓練,到了該年齡層就會發展出來。

此階段的孩子雙腳肌肉更加有力,能夠自己一步一步的上下樓梯跟椅子,也可以作出踢球的動作。
  • 會自己上下樓梯
  • 會自己由椅子上爬下
  • 會踢球(一腳站立另一腳踢)

精細動作

精細動作由手部和手指的精確動作所組成,而這些動作需藉由軀幹、手臂的大小肌肉群、韌帶及支配神經來協調控制,提供孩子與環境之間互動主動意念和原始反射。

精細動作的技巧需要適當的認知能力、觸覺、本體覺和視覺等感官處理能力。

此階段的孩子較可以好好控制自己手指的肌肉,像是疊好兩塊積木不倒下、一頁一頁的翻閱書籍、畫圖時一樣以手掌握筆,可以以手臂控制繪圖方向。
  • 重疊兩塊積木
  • 會一頁一頁地翻圖畫書
  • 會將杯子的水倒到另一個杯子
  • 開始會塗鴉,用手掌握筆,以手臂移動方式繪畫

語言&認知

此階段孩子在認知及語言上,可以用手指出身體的部位,可以大量理解詞彙意義,但不一定能說出來;視覺方面其大腦的視覺記憶量增加,能夠配對顏色及形狀,並模仿簡單動作。
  • 能指出身體的一部分
  • 能了解上百個字彙的意義(但不一定會說)
  • 視覺記憶內容增多
  • 能夠配對顏色和形狀
  • 會模仿別人的動作

身邊處理

此階段孩子在生活處理上,已經可以用手指轉開糖果紙,並幫自己脫衣服。
  • 自己會脫去衣服
  • 會打開糖果紙

社會心理&情緒

發展心理學家皮亞傑(Piaget)指出,大約18個月左右,孩子會有一個詞彙爆炸的發展轉變,也就是開始能了解上百個字彙的意義(但不一定會說)、會說出自己的名字並會配合一些簡單的指令,譬如:拿鞋鞋、丟尿布。
  • 18個月左右,詞彙爆炸的
  • 聽從簡單指令

其他發展——幽默發展

大約一歲半到二歲時,孩子會喜歡將某一物品假裝成另一物品。將真實的東西添加一些創意,像是撿起一片葉子放在耳朵旁,將它當作是電話,孩子就會覺得很有趣好笑。
  • 對於物品的不正確使用覺得好笑
對應領域 檢核點

粗大動作

  • 會自己上下樓梯
  • 會自己由椅子上爬下
  • 會踢球(一腳站立另一腳踢)
領域說明
粗大動作是使用大肌肉群力量的大動作,其發展是與生俱來的,不需特別訓練,到了該年齡層就會發展出來。

此階段的孩子雙腳肌肉更加有力,能夠自己一步一步的上下樓梯跟椅子,也可以作出踢球的動作。
對應領域 檢核點

精細動作

  • 重疊兩塊積木
  • 會一頁一頁地翻圖畫書
  • 會將杯子的水倒到另一個杯子
  • 開始會塗鴉,用手掌握筆,以手臂移動方式繪畫
領域說明
精細動作由手部和手指的精確動作所組成,而這些動作需藉由軀幹、手臂的大小肌肉群、韌帶及支配神經來協調控制,提供孩子與環境之間互動主動意念和原始反射。

精細動作的技巧需要適當的認知能力、觸覺、本體覺和視覺等感官處理能力。

此階段的孩子較可以好好控制自己手指的肌肉,像是疊好兩塊積木不倒下、一頁一頁的翻閱書籍、畫圖時一樣以手掌握筆,可以以手臂控制繪圖方向。
對應領域 檢核點

語言&認知

  • 能指出身體的一部分
  • 能了解上百個字彙的意義(但不一定會說)
  • 視覺記憶內容增多
  • 能夠配對顏色和形狀
  • 會模仿別人的動作
領域說明
此階段孩子在認知及語言上,可以用手指出身體的部位,可以大量理解詞彙意義,但不一定能說出來;視覺方面其大腦的視覺記憶量增加,能夠配對顏色及形狀,並模仿簡單動作。
對應領域 檢核點

身邊處理

  • 自己會脫去衣服
  • 會打開糖果紙
領域說明
此階段孩子在生活處理上,已經可以用手指轉開糖果紙,並幫自己脫衣服。
對應領域 檢核點

社會心理&情緒

  • 18個月左右,詞彙爆炸的
  • 聽從簡單指令
領域說明
發展心理學家皮亞傑(Piaget)指出,大約18個月左右,孩子會有一個詞彙爆炸的發展轉變,也就是開始能了解上百個字彙的意義(但不一定會說)、會說出自己的名字並會配合一些簡單的指令,譬如:拿鞋鞋、丟尿布。
對應領域 檢核點

其他發展——幽默發展

  • 對於物品的不正確使用覺得好笑
領域說明
大約一歲半到二歲時,孩子會喜歡將某一物品假裝成另一物品。將真實的東西添加一些創意,像是撿起一片葉子放在耳朵旁,將它當作是電話,孩子就會覺得很有趣好笑。

教養注意事項

一歲半開始,孩子各項肢體動作能力開始逐漸多元,語言表達能力也開始出現,開始有能力自主地與世界接觸,因此在這段時期,建議家長可以開始在確認安全的狀況下,放手讓孩子有多元的探索經驗,想碰什麼、想研究什麼、想把玩什麼、以及如何把玩物品,都讓孩子嘗試看看。

在孩子探索過程中,不需要在一開始時就教孩子什麼東西應該如何使用,這樣探索過程是在幫助孩子透過自主的接觸與執行,來嘗試自行思考與經驗感受,並且嘗試同時地增加各項感知能力的培養。

教養注意事項

一歲半之後,孩子開始有自己的思考和想法,很多事情會開始表達與表現,所以這個時期個人特色開始明顯化,所以如果可以把握這段關鍵黃金時期,透過跳養 APP 提供的專業教養建議,用最快速度辨識出孩子的天賦本質,並且幫孩子梳理與學習管理自己的特質、特色、以及能力,如此將會讓孩子進入到一個非常豐富精彩的黃金正循環,這樣的正循環也將會讓孩子各項能力都超前上述一般發展狀態,而這樣的能力超前,孩子將會是能量充沛,又可以兼顧孩子可以保有充滿孩童心又充滿創造力。

若從教養可以有著力點的一歲半就開始引導孩子進入這樣的正循環累積,之後的學習與學業表現,當然也就容易進入到一般人認為的天才領域。

*提醒:此年齡強烈不建議使用作業本式的知識學習方案,以及請家長不要給孩子使用 3C 產品;如果要看,除了看自己的照片或影片,其他都不要給孩子看,也可以看一些帶動唱的影片,但請孩子就是跟著唱跳,而非單純觀看。所有使用 3C 的時間加總,一週不要超過 3 小時。注意此時期提供 3C 將是教出天才的大禁忌。

2-3 歲兒童發展註3

註3:
孩子發展提前6個月,可視為資優;落後6個月建議盡快尋求專業幫助,以避免之後衍生更嚴重問題。 每個孩子特質不同,因此優先發展的能力也不一樣,若有擔心可使用跳養來了解目前關鍵狀況為何,以及應該如何引導。如果發現孩子已經明顯超過這樣的範圍,請家長洽詢早療機構或是相關嬰幼兒發展專業單位進行評估,以免錯失關鍵處理的黃金期。
對應領域 領域說明 檢核點

粗大動作

粗大動作是使用大肌肉群力量的大動作,其發展是與生俱來的,不需特別訓練,到了該年齡層就會發展出來。

此階段的孩子可以運用手臂的力量向下丟東西,也可以同時雙腳離地跳。
  • 會手心朝下丟球或東西
  • 不扶東西,能雙腳同時離地跳

精細動作

精細動作由手部和手指的精確動作所組成,而這些動作需藉由軀幹、手臂的大小肌肉群、韌帶及支配神經來協調控制,提供孩子與環境之間互動主動意念和原始反射。

精細動作的技巧需要適當的認知能力、觸覺、本體覺和視覺等感官處理能力。

此階段的孩子可以模仿畫出垂直線,並模仿一步步摺紙的步驟。
  • 會照著樣式或模仿畫出垂直線
  • 能模仿別人作摺紙的動作

語言&認知

此階段孩子在認知及語言上,已經可以說出身體的大部位,說話的內容大約有一半可以被理解,也會主動告知想上廁所,也會開始問許多問題「為什麼?」、「這是什麼?」;聽覺的部分,可以清楚辨認聲音的強弱、高低及音色。

此時學習能力很強,且可以模仿出來。
【聽覺&表達】
  • 能正確地說出身體六個部位名稱
  • 說話半數讓人聽得懂
  • 會主動告知想上廁所
  • 會問「這是什麼?」
  • 會辨認聲音的強弱、高低及音色
  • 吸收外來刺激並模仿的能力極強

身邊處理

此階段的孩子在生活處理上,可以自己穿脫沒有鞋帶的鞋子、會自己抓湯匙吃喝東西、可以自己洗好手並擦乾,也慢慢的可以自己控制好大小便。
  • 會自己穿脫沒有鞋帶的鞋子
  • 能用湯匙吃喝東西
  • 會自己洗手並擦乾
  • 逐漸學習自己大小便

社會心理&情緒

  • 發展心理學家皮亞傑(Piaget)指出,這個年紀孩子進到「前運思期」:會有象徵性的思考、玩象徵性和有幻想性的遊戲、開始有時間的概念、逐漸可以使用第一人稱代名詞並明確地說出自己的名字;到了兩歲半以後可以用句子來表達自己的意思、更可以區分出白天和晚上、常常喜歡問「為什麼」、開始發展出抽象的概念 (譬如顏色)。
  • 發展心理學家艾瑞克森(E.H. Erikson)在他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中提出,幼年期(2~3歲):目標是發展自主能力,進而衍生活潑自主或羞怯懷疑的特性,主要與父母或主要照顧者相關。兒童開始「有意志」地決定做什麼或不做什麼,開始了第一個反抗期,孩子會反覆應用「我」、「我們」、「不」來反抗外界控制,父母不能放任,這將不利於兒童的社會化。反之,若過分嚴厲,會傷害兒童自主感和自我控制能力。如果父母對兒童的保護或懲罰不當,兒童會產生懷疑,並感到害羞。因此,把握住「度」的問題,才有利於在兒童人格內部形成意志品質。
  • 這個時期的幼兒處於「萬物有靈」的概念(認為萬物皆有生命),對於無生命的物體,都會賦予生命或意識,因此所認定的生命或意識,不限於真正活著的東西,且生命是循環不息的,如樹葉、風、石頭都是有生命的,孩子會將其視為如人一樣有生命、有意識的物體。在這個時候請留意不要告訴孩子關於親人死亡的絕對消滅性、吃素正在殺生或殘害生命之類的觀念,因為對於孩子來說雖然嘴巴把肉吃進去,但他還是會認為肉是活的沒有死(像是卡通麵包超人可以摘下臉給別人吃就是運用同一個概念),他周遭的所有事物也都是活的,這時候刻意去跟孩子說明死亡的概念,會容易造成孩子的恐慌焦慮,且這樣的恐慌焦慮可能會影響到成年後。
  • 喜歡幻想遊戲
  • 有時間概念
  • 逐漸使用第一人稱
  • 逐漸說出去子
  • 區分白天和晚上
  • 問「為什麼」
  • 抽象概念發展
  • 「有意志」地做決定
  • 第一個反抗期
  • 賦予物品生命及意義

其他發展——幽默發展

喜歡將物體或事件的真實名稱,換成另一個與物體或事件不相同的名稱,像是幼兒將「狗」叫成「貓」、將「手」說成「腳」等,就會覺得有趣好玩。
  • 語言命名的不正確使用

——遊戲與人際

在平行遊戲時期的孩子,大多時候都自己玩自己的。
  • 平行遊戲時期,自己玩自己的
對應領域 檢核點

粗大動作

  • 會手心朝下丟球或東西
  • 不扶東西,能雙腳同時離地跳
領域說明
粗大動作是使用大肌肉群力量的大動作,其發展是與生俱來的,不需特別訓練,到了該年齡層就會發展出來。

此階段的孩子可以運用手臂的力量向下丟東西,也可以同時雙腳離地跳。
對應領域 檢核點

精細動作

  • 會照著樣式或模仿畫出垂直線
  • 能模仿別人作摺紙的動作
領域說明
精細動作由手部和手指的精確動作所組成,而這些動作需藉由軀幹、手臂的大小肌肉群、韌帶及支配神經來協調控制,提供孩子與環境之間互動主動意念和原始反射。

精細動作的技巧需要適當的認知能力、觸覺、本體覺和視覺等感官處理能力。

此階段的孩子可以模仿畫出垂直線,並模仿一步步摺紙的步驟。
對應領域 檢核點

語言&認知

【聽覺&表達】
  • 能正確地說出身體六個部位名稱
  • 說話半數讓人聽得懂
  • 會主動告知想上廁所
  • 會問「這是什麼?」
  • 會辨認聲音的強弱、高低及音色
  • 吸收外來刺激並模仿的能力極強
領域說明
此階段孩子在認知及語言上,已經可以說出身體的大部位,說話的內容大約有一半可以被理解,也會主動告知想上廁所,也會開始問許多問題「為什麼?」、「這是什麼?」;聽覺的部分,可以清楚辨認聲音的強弱、高低及音色。

此時學習能力很強,且可以模仿出來。
對應領域 檢核點

身邊處理

  • 會自己穿脫沒有鞋帶的鞋子
  • 能用湯匙吃喝東西
  • 會自己洗手並擦乾
  • 逐漸學習自己大小便
領域說明
此階段的孩子在生活處理上,可以自己穿脫沒有鞋帶的鞋子、會自己抓湯匙吃喝東西、可以自己洗好手並擦乾,也慢慢的可以自己控制好大小便。
對應領域 檢核點

社會心理&情緒

  • 喜歡幻想遊戲
  • 有時間概念
  • 逐漸使用第一人稱
  • 逐漸說出去子
  • 區分白天和晚上
  • 問「為什麼」
  • 抽象概念發展
  • 「有意志」地做決定
  • 第一個反抗期
  • 賦予物品生命及意義
領域說明
  • 發展心理學家皮亞傑(Piaget)指出,這個年紀孩子進到「前運思期」:會有象徵性的思考、玩象徵性和有幻想性的遊戲、開始有時間的概念、逐漸可以使用第一人稱代名詞並明確地說出自己的名字;到了兩歲半以後可以用句子來表達自己的意思、更可以區分出白天和晚上、常常喜歡問「為什麼」、開始發展出抽象的概念 (譬如顏色)。
  • 發展心理學家艾瑞克森(E.H. Erikson)在他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中提出,幼年期(2~3歲):目標是發展自主能力,進而衍生活潑自主或羞怯懷疑的特性,主要與父母或主要照顧者相關。兒童開始「有意志」地決定做什麼或不做什麼,開始了第一個反抗期,孩子會反覆應用「我」、「我們」、「不」來反抗外界控制,父母不能放任,這將不利於兒童的社會化。反之,若過分嚴厲,會傷害兒童自主感和自我控制能力。如果父母對兒童的保護或懲罰不當,兒童會產生懷疑,並感到害羞。因此,把握住「度」的問題,才有利於在兒童人格內部形成意志品質。
  • 這個時期的幼兒處於「萬物有靈」的概念(認為萬物皆有生命),對於無生命的物體,都會賦予生命或意識,因此所認定的生命或意識,不限於真正活著的東西,且生命是循環不息的,如樹葉、風、石頭都是有生命的,孩子會將其視為如人一樣有生命、有意識的物體。在這個時候請留意不要告訴孩子關於親人死亡的絕對消滅性、吃素正在殺生或殘害生命之類的觀念,因為對於孩子來說雖然嘴巴把肉吃進去,但他還是會認為肉是活的沒有死(像是卡通麵包超人可以摘下臉給別人吃就是運用同一個概念),他周遭的所有事物也都是活的,這時候刻意去跟孩子說明死亡的概念,會容易造成孩子的恐慌焦慮,且這樣的恐慌焦慮可能會影響到成年後。
對應領域 檢核點

其他發展——幽默發展

  • 語言命名的不正確使用
領域說明
喜歡將物體或事件的真實名稱,換成另一個與物體或事件不相同的名稱,像是幼兒將「狗」叫成「貓」、將「手」說成「腳」等,就會覺得有趣好玩。
對應領域 檢核點

——遊戲與人際

  • 平行遊戲時期,自己玩自己的
領域說明
在平行遊戲時期的孩子,大多時候都自己玩自己的。

教養注意事項

孩子在說話時,鼓勵孩子,慢慢想、慢慢說,把話說完。給孩子充裕的時間想、以及說,不要催促他或幫他接話或大人直接説一個意思問孩子是不是(指這都將破壞孩子的思考與表述能力)。

由於孩子各項動作能力、理解能力以及口語表達能力又更好了一些,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孩子能夠嘗試做到的事情,開始鼓勵孩子執行看看。

教養注意事項

天賦發展的重點在於先將孩子的基底打好,而基底打好的意思就是,在前面幾個階段,依照孩子自己的先天特質,用適合孩子本質的方式,幫助孩子透過探索,持續累積情緒管理能力、邏輯推理能力、思辨能力、人際互動能力、問題解決能力、挫折承受與應對能力⋯⋯等等所有 EQ 能力的奠基,當孩子的 EQ 能力達到一定水準,教養困擾當然也會自然消失,並且孩子的優勢能力也會開始自然顯現出來,而當優勢開始明確浮現,屬於孩子獨一無二的天賦也會開始逐漸萌芽。

*提醒:此年齡強烈不建議使用作業本式的知識學習方案。以及請家長不要給孩子使用 3C 產品,如果要看,除了看自己的照片或影片,其他都不要給孩子看,也可以看一些帶動唱的影片,但請孩子就是跟著唱跳,而非單純觀看,以及所有使用 3C 的時間加總一週不要超過 3 小時。注意此時期提供 3C將是教出天才的大禁忌。

3-4 歲兒童發展註4

註4:
孩子發展提前6-8個月,可視為資優;落後6-8個月建議盡快尋求專業幫助,以避免之後衍生更嚴重問題。 每個孩子特質不同,因此優先發展的能力也不一樣,若有擔心可使用跳養來了解目前關鍵狀況為何,以及應該如何引導。如果發現孩子已經明顯超過這樣的範圍,請家長洽詢早療機構或是相關嬰幼兒發展專業單位進行評估,以免錯失關鍵處理的黃金期。
對應領域 領域說明 檢核點

粗大動作

粗大動作是使用大肌肉群力量的大動作,其發展是與生俱來的,不需特別訓練,到了該年齡層就會發展出來。

此階段的孩子可以上下爬梯子,而上樓梯也可以一腳一階,但下樓梯時須慢慢的雙腳都在同一階時才跨到下一階。

很可愛的是,孩子在走直線的時候雙手會跟著晃動;此時,孩子在跑步已經可以好好控制起跑跟停止的時機點,也可以從小物品上跳過去、騎三輪車可以騎的很好,也開始會單手丟球。
  • 換腳上樓梯,但下樓時雙腳同在階梯
  • 可走直線,走路時手臂會隨之搖動
  • 跑得較平順,可以較好地控制起跑和停止
  • 可以跳躍過物品
  • 可以爬上爬下梯子
  • 可踏有輔助輪的三輪車
  • 用一隻手臂丟球

精細動作

精細動作由手部和手指的精確動作所組成,而這些動作需藉由軀幹、手臂的大小肌肉群、韌帶及支配神經來協調控制,提供孩子與環境之間互動主動意念和原始反射。

精細動作的技巧需要適當的認知能力、觸覺、本體覺和視覺等感官處理能力。

此階段的孩子可以模仿圖並畫出來,從原本的手掌抓筆改成會三指手指握筆,並開始會用食指握筷子;繪畫從原本的抽象圖開始可以畫出一些具象物體,如:太陽、雲、笑臉。
  • 會照著樣式或模仿畫圓圈
  • 會用三根手指握住筆
  • 三歲後用食指握筷
  • 稍微可以畫出具體實象的圖畫

語言&認知

此階段孩子在認知及語言上,開始會說自己的名字,也可以說出常用的物品用途,如:牙刷=刷牙、水杯=喝水。

聽覺上,可以分辨大部分的音色、高提及聲音的快慢,也會唱幾首簡單的兒歌;視覺上,可以開始玩簡單大塊的拼圖。
【聽覺&表達】
  • 會講自己的姓和名
  • 能正確說出二種常見物品的用途
  • 對大部分的音色、高低及速度具有辨認能力
  • 會唱出一整首簡單兒歌
【視覺】
  • 會玩簡單的拼圖

身邊處理

此階段的孩子在生活處理上,可以在有人指導的況下幫自己穿衣服,白天也能控制好自己上廁所,不再尿褲子,但睡覺時不一定可以好好控制。
  • 可以在指導下穿好衣服
  • 白天已經不會尿褲子,會處理自己的大小便

社會心理&情緒

  • 發展心理學家皮亞傑(Piaget)指出,這個年紀孩子仍然處於「前運思期」:開始發展邏輯性的思考、時間的觀念越來越清楚、會有比較的概念,了解上、下、左、右及空間的概念;至少可以指認三個顏色、可以逐漸歸納相同的東西並進行分類、語言能力越來越強、簡單的句子形成、也逐漸會說謊、吹牛,並了解相反詞及相關(相似)語句。
  • 發展心理學家艾瑞克森(E.H. Erikson)在他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中提出,學齡前期(3~6歲):目標是獲得創造力與能力,進而衍生進取與否之特性,與家庭環境最相關。
  • 「一種正視和追求有價值目標的勇氣,這種勇氣不為幼兒想像的失利、罪疚感和懲罰的恐懼所限制」,如果幼兒表現出的主動探究行為受到鼓勵,幼兒就會形成主動性,使其成為一個有責任感、有創造力的基礎。如果幼兒的獨創行為和想像力被嘲笑,那麼幼兒會逐漸失去自信心,使他傾向生活在別人安排好的圈子裡,缺乏開創幸福生活的主動性,當兒童的主動感大於內疚感時,他們就有了「目的」的品質。
  • 這個時期的幼兒延續「萬物有靈」的概念(認為萬物皆有生命),所以這時候孩子會有想像中的怪獸或想像中的朋友,這時候不需要去駁斥孩子的想法或理解,可以順勢跟孩子討論要如何跟這些朋友相處,或是跟這些怪獸戰鬥,可以搭配一些想像力或創意去與孩子討論,類似你跳起來,他就飛出去,或是跳起來踢他把他踢到月球上關起來。但過程中不需要去駁斥孩子這些想像,因為這是孩子正處於這樣的發展階段,否認這些對孩子來說是沒有意義的。
  • 有清楚空間及時間觀念
  • 分辨基礎顏色
  • 做物品分類
  • 發展責任感及創造力
  • 有想像的朋友或怪獸

其他發展——幽默發展

違反常態或不合邏輯的描述:特徵被改變或違反了常態時,呈現了不合邏輯的幽默訊息,孩子會覺得有趣好笑,如:爸爸吃奶嘴、貓有兩個頭、兔子叫聲是哞。
  • 違反常態或不合邏輯的描述

——遊戲與人際

遊戲時會與人交換、分享玩具或交談,但沒有明確的分工、組織,也沒有共同目標。
  • 進行聯合遊戲

——觀點取替

3~6 歲孩子處於自我中心或未分化觀點時期,無法意識到他人有不同於自己的想法,認為別人觀點都與自己相同。
  • 3~6歲孩子處於自我中心或未分化觀點時期,無法意識到他人有不同於自己的想法,認為別人觀點都與自己相同

——所有權

可以正確分辨「你的」、「我的」。
  • 可以正確分辨「你的」、「我的」
對應領域 檢核點

粗大動作

  • 換腳上樓梯,但下樓時雙腳同在階梯
  • 可走直線,走路時手臂會隨之搖動
  • 跑得較平順,可以較好地控制起跑和停止
  • 可以跳躍過物品
  • 可以爬上爬下梯子
  • 可踏有輔助輪的三輪車
  • 用一隻手臂丟球
領域說明
粗大動作是使用大肌肉群力量的大動作,其發展是與生俱來的,不需特別訓練,到了該年齡層就會發展出來。

此階段的孩子可以上下爬梯子,而上樓梯也可以一腳一階,但下樓梯時須慢慢的雙腳都在同一階時才跨到下一階。

很可愛的是,孩子在走直線的時候雙手會跟著晃動;此時,孩子在跑步已經可以好好控制起跑跟停止的時機點,也可以從小物品上跳過去、騎三輪車可以騎的很好,也開始會單手丟球。
對應領域 檢核點

精細動作

  • 會照著樣式或模仿畫圓圈
  • 會用三根手指握住筆
  • 三歲後用食指握筷
  • 稍微可以畫出具體實象的圖畫
領域說明
精細動作由手部和手指的精確動作所組成,而這些動作需藉由軀幹、手臂的大小肌肉群、韌帶及支配神經來協調控制,提供孩子與環境之間互動主動意念和原始反射。

精細動作的技巧需要適當的認知能力、觸覺、本體覺和視覺等感官處理能力。

此階段的孩子可以模仿圖並畫出來,從原本的手掌抓筆改成會三指手指握筆,並開始會用食指握筷子;繪畫從原本的抽象圖開始可以畫出一些具象物體,如:太陽、雲、笑臉。
對應領域 檢核點

語言&認知

【聽覺&表達】
  • 會講自己的姓和名
  • 能正確說出二種常見物品的用途
  • 對大部分的音色、高低及速度具有辨認能力
  • 會唱出一整首簡單兒歌
【視覺】
  • 會玩簡單的拼圖
領域說明
此階段孩子在認知及語言上,開始會說自己的名字,也可以說出常用的物品用途,如:牙刷=刷牙、水杯=喝水。

聽覺上,可以分辨大部分的音色、高提及聲音的快慢,也會唱幾首簡單的兒歌;視覺上,可以開始玩簡單大塊的拼圖。
對應領域 檢核點

身邊處理

  • 可以在指導下穿好衣服
  • 白天已經不會尿褲子,會處理自己的大小便
領域說明
此階段的孩子在生活處理上,可以在有人指導的況下幫自己穿衣服,白天也能控制好自己上廁所,不再尿褲子,但睡覺時不一定可以好好控制。
對應領域 檢核點

社會心理&情緒

  • 有清楚空間及時間觀念
  • 分辨基礎顏色
  • 做物品分類
  • 發展責任感及創造力
  • 有想像的朋友或怪獸
領域說明
  • 發展心理學家皮亞傑(Piaget)指出,這個年紀孩子仍然處於「前運思期」:開始發展邏輯性的思考、時間的觀念越來越清楚、會有比較的概念,了解上、下、左、右及空間的概念;至少可以指認三個顏色、可以逐漸歸納相同的東西並進行分類、語言能力越來越強、簡單的句子形成、也逐漸會說謊、吹牛,並了解相反詞及相關(相似)語句。
  • 發展心理學家艾瑞克森(E.H. Erikson)在他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中提出,學齡前期(3~6歲):目標是獲得創造力與能力,進而衍生進取與否之特性,與家庭環境最相關。
  • 「一種正視和追求有價值目標的勇氣,這種勇氣不為幼兒想像的失利、罪疚感和懲罰的恐懼所限制」,如果幼兒表現出的主動探究行為受到鼓勵,幼兒就會形成主動性,使其成為一個有責任感、有創造力的基礎。如果幼兒的獨創行為和想像力被嘲笑,那麼幼兒會逐漸失去自信心,使他傾向生活在別人安排好的圈子裡,缺乏開創幸福生活的主動性,當兒童的主動感大於內疚感時,他們就有了「目的」的品質。
  • 這個時期的幼兒延續「萬物有靈」的概念(認為萬物皆有生命),所以這時候孩子會有想像中的怪獸或想像中的朋友,這時候不需要去駁斥孩子的想法或理解,可以順勢跟孩子討論要如何跟這些朋友相處,或是跟這些怪獸戰鬥,可以搭配一些想像力或創意去與孩子討論,類似你跳起來,他就飛出去,或是跳起來踢他把他踢到月球上關起來。但過程中不需要去駁斥孩子這些想像,因為這是孩子正處於這樣的發展階段,否認這些對孩子來說是沒有意義的。
對應領域 檢核點

其他發展——幽默發展

  • 違反常態或不合邏輯的描述
領域說明
違反常態或不合邏輯的描述:特徵被改變或違反了常態時,呈現了不合邏輯的幽默訊息,孩子會覺得有趣好笑,如:爸爸吃奶嘴、貓有兩個頭、兔子叫聲是哞。
對應領域 檢核點

——遊戲與人際

  • 進行聯合遊戲
領域說明
遊戲時會與人交換、分享玩具或交談,但沒有明確的分工、組織,也沒有共同目標。
對應領域 檢核點

——觀點取替

  • 3~6歲孩子處於自我中心或未分化觀點時期,無法意識到他人有不同於自己的想法,認為別人觀點都與自己相同
領域說明
3~6 歲孩子處於自我中心或未分化觀點時期,無法意識到他人有不同於自己的想法,認為別人觀點都與自己相同。
對應領域 檢核點

——所有權

  • 可以正確分辨「你的」、「我的」
領域說明
可以正確分辨「你的」、「我的」。

教養注意事項

在孩子提問時或是需要與孩子討論事情時,盡可能地將事情的前後因果完整描述,說明其脈絡,幫助孩子搞清楚每一件事情真正的邏輯概念。

教養注意事項

這時候的孩子很多能力(像是:肢體、語言、意識等)都發展到一定程度,所以他開始清楚地出現獨特的個性與個體性,所以這個階段的孩子可能會讓家長感覺到你有一些教養困擾,但請家長先不要太焦慮或擔憂,因為孩子現在還是處理教養黃金期,可塑性還是很高的。

因此,如果可以開始透過跳養 APP,協助家長辨識出孩子的能力特色是什麼,將目前孩子讓你感到的教養困擾正確地解讀其反映的問題是什麼,幫助孩子重新梳理自己的特質。

找出孩子的天賦本質後,再透過跳養 APP 提供的教養建議,幫助孩子學習管理好自己的能力;當各項 EQ 能力都培養足夠了,除了教養困擾會逐漸消失外,還能夠開始幫助孩子辨識自己的天賦領域在哪裡,這時候家長就可以開始大量栽培孩子的天賦,幫助孩子成為他獨一無二最棒的自己。

*提醒:此年齡強烈不建議使用作業本式的知識學習方案。以及請家長不要給孩子使用 3C 產品,如果要看,除了看自己的照片或影片,其他都不要給孩子看,也可以看一些帶動唱的影片,但請孩子就是跟著唱跳,而非單純觀看,以及所有使用 3C的時間加總一週不要超過 3 小時。注意此時期提供 3C 將是教出天才的大禁忌。

4-5 歲兒童發展註5

註5:
孩子發展提前6-8個月,可視為資優;落後6-8個月建議盡快尋求專業幫助,以避免之後衍生更嚴重問題。 每個孩子特質不同,因此優先發展的能力也不一樣,若有擔心可使用跳養來了解目前關鍵狀況為何,以及應該如何引導。如果發現孩子已經明顯超過這樣的範圍,請家長洽詢早療機構或是相關嬰幼兒發展專業單位進行評估,以免錯失關鍵處理的黃金期。
對應領域 領域說明 檢核點

粗大動作

粗大動作是使用大肌肉群力量的大動作,其發展是與生俱來的,不需特別訓練,到了該年齡層就會發展出來。

此階段的孩子上下樓梯可以很順暢,也從原本直線前進開始會走圓形路徑,跑步時可以控制好轉彎;在單腳控制上更加有力,可以嘗試走平衡木及單腳跳,可以攀爬公園的方格鐵架甚至是爬樹。

身體可以適應動作的慣性,如:投出球時,會跨出腳抵抗運動慣性。手眼的協調性也提升許多。
  • 可換腳上下樓梯
  • 可以走圓圈的線,或跑轉彎
  • 可以單腳跳,走平衡木
  • 可以爬方格鐵架
  • 可以爬樹
  • 在丟球時,和丟球相同邊的腳會向前跨一步
  • 手眼協調動作精確

精細動作

精細動作由手部和手指的精確動作所組成,而這些動作需藉由軀幹、手臂的大小肌肉群、韌帶及支配神經來協調控制,提供孩子與環境之間互動主動意念和原始反射。

精細動作的技巧需要適當的認知能力、觸覺、本體覺和視覺等感官處理能力。

此階段的孩子可以模仿畫出垂直線及水平線,大拇指可以精確地與其他四根手指互碰。
  • 會照著樣式或模仿畫十字
  • 會用大拇指與其他四根手指掌互碰

語言&認知

此階段孩子在認知及語言上,可以說出自己的性別,並依照指示拿取物品,可以理解大部分的對話內容,並有完整的字彙能力,組合成正確結構的句子。

視覺上可以分辨紅黃綠 3 個顏色,也能分辨大與小的差異;開始發展出視覺深度,此能力可以讓孩子分辨物體的凹凸及遠近等概念。
【聽覺&表達】
  • 會正確說出性別
  • 能依照指示正確拿取物品(三個以內)
  • 會聽懂大部分的對話
  • 有完整的字彙能力
  • 會說出結構正常的句子
【視覺】
  • 會辨認紅、黃、綠三種顏色
  • 會分辨大小
  • 有正確的視覺深度概念

身邊處理

此階段的孩子在生活處理上已經可以幫自己穿好沒有扣子或拉鍊的衣物及襪子,也會自己用牙刷刷牙。
  • 可自己穿好沒有釦子或拉鍊的衣物
  • 會自己穿襪子
  • 會用牙刷刷牙

社會心理&情緒

  • 發展心理學家皮亞傑(Piaget)指出,這個年紀孩子仍然處於「前運思期」:幾乎可以辨認所有的顏色、可以數東西數到 10 個左右、喜歡玩有數字的遊戲、可說出比較複雜的句子、會背誦簡單的字詞句。
  • 發展心理學家艾瑞克森(E.H. Erikson)在他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中提出,這個階段的孩子在發展自動自發以及退縮愧疚,兒童能自動自發做出各種行為,接受指令、模仿別人、幻想遊戲。如果父母給予充分自由,注意安全,兒童便容易發展自動自發的責任感;如給予太多的限制使之感覺到討厭或愚蠢,則孩子會發展出退縮愧疚的傾向。此階段的發展,積極方面是由探險和遊戲中產生決心,亦即去追求有價值有目標的勇氣,消極方面則產生無價值感。
  • 辨認所有顏色
  • 會數數字
  • 背誦簡易句子
  • 鼓勵孩子探險及遊戲

其他發展——幽默發展

隨著語言技巧更加精熟,開始喜歡玩文字聲音的遊戲,像是喜歡重述押韻字、無意義的字,藉由字音上的變化而非語意改變達到趣味性。
  • 對於文字的字音變化覺得有趣

——遊戲與人際

開始會一起為了達成某個目標或結果而遊戲;會與其他同儕從事團體競爭;模仿大人或團體生活或一起玩其他活動。

如果這時候孩子還有想像中的朋友,表示是一個警訊,建議尋找人際提升方案或相關課程,提升孩子的人際能力。
  • 開始可以進行合作遊戲
對應領域 檢核點

粗大動作

  • 可換腳上下樓梯
  • 可以走圓圈的線,或跑轉彎
  • 可以單腳跳,走平衡木
  • 可以爬方格鐵架
  • 可以爬樹
  • 在丟球時,和丟球相同邊的腳會向前跨一步
  • 手眼協調動作精確
領域說明
粗大動作是使用大肌肉群力量的大動作,其發展是與生俱來的,不需特別訓練,到了該年齡層就會發展出來。

此階段的孩子上下樓梯可以很順暢,也從原本直線前進開始會走圓形路徑,跑步時可以控制好轉彎;在單腳控制上更加有力,可以嘗試走平衡木及單腳跳,可以攀爬公園的方格鐵架甚至是爬樹。

身體可以適應動作的慣性,如:投出球時,會跨出腳抵抗運動慣性。手眼的協調性也提升許多。
對應領域 檢核點

精細動作

  • 會照著樣式或模仿畫十字
  • 會用大拇指與其他四根手指掌互碰
領域說明
精細動作由手部和手指的精確動作所組成,而這些動作需藉由軀幹、手臂的大小肌肉群、韌帶及支配神經來協調控制,提供孩子與環境之間互動主動意念和原始反射。

精細動作的技巧需要適當的認知能力、觸覺、本體覺和視覺等感官處理能力。

此階段的孩子可以模仿畫出垂直線及水平線,大拇指可以精確地與其他四根手指互碰。
對應領域 檢核點

語言&認知

【聽覺&表達】
  • 會正確說出性別
  • 能依照指示正確拿取物品(三個以內)
  • 會聽懂大部分的對話
  • 有完整的字彙能力
  • 會說出結構正常的句子
【視覺】
  • 會辨認紅、黃、綠三種顏色
  • 會分辨大小
  • 有正確的視覺深度概念
領域說明
此階段孩子在認知及語言上,可以說出自己的性別,並依照指示拿取物品,可以理解大部分的對話內容,並有完整的字彙能力,組合成正確結構的句子。

視覺上可以分辨紅黃綠 3 個顏色,也能分辨大與小的差異;開始發展出視覺深度,此能力可以讓孩子分辨物體的凹凸及遠近等概念。
對應領域 檢核點

身邊處理

  • 可自己穿好沒有釦子或拉鍊的衣物
  • 會自己穿襪子
  • 會用牙刷刷牙
領域說明
此階段的孩子在生活處理上已經可以幫自己穿好沒有扣子或拉鍊的衣物及襪子,也會自己用牙刷刷牙。
對應領域 檢核點

社會心理&情緒

  • 辨認所有顏色
  • 會數數字
  • 背誦簡易句子
  • 鼓勵孩子探險及遊戲
領域說明
  • 發展心理學家皮亞傑(Piaget)指出,這個年紀孩子仍然處於「前運思期」:幾乎可以辨認所有的顏色、可以數東西數到 10 個左右、喜歡玩有數字的遊戲、可說出比較複雜的句子、會背誦簡單的字詞句。
  • 發展心理學家艾瑞克森(E.H. Erikson)在他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中提出,這個階段的孩子在發展自動自發以及退縮愧疚,兒童能自動自發做出各種行為,接受指令、模仿別人、幻想遊戲。如果父母給予充分自由,注意安全,兒童便容易發展自動自發的責任感;如給予太多的限制使之感覺到討厭或愚蠢,則孩子會發展出退縮愧疚的傾向。此階段的發展,積極方面是由探險和遊戲中產生決心,亦即去追求有價值有目標的勇氣,消極方面則產生無價值感。
對應領域 檢核點

其他發展——幽默發展

  • 對於文字的字音變化覺得有趣
領域說明
隨著語言技巧更加精熟,開始喜歡玩文字聲音的遊戲,像是喜歡重述押韻字、無意義的字,藉由字音上的變化而非語意改變達到趣味性。
對應領域 檢核點

——遊戲與人際

  • 開始可以進行合作遊戲
領域說明
開始會一起為了達成某個目標或結果而遊戲;會與其他同儕從事團體競爭;模仿大人或團體生活或一起玩其他活動。

如果這時候孩子還有想像中的朋友,表示是一個警訊,建議尋找人際提升方案或相關課程,提升孩子的人際能力。

教養注意事項

孩子能夠自主完成的事情,盡可能讓孩子自己執行。鼓勵孩子並放手讓孩子有完成一件事物的能力,讓孩子在過程中的成就感是逐漸穩定與有足夠的獲得,而不是直接幫孩子完成,雖然事情快速完成了,但反而讓孩子在這個過程中有羞愧感或能力不足的匱乏感,這樣對孩子的發展是很不好的。

教養注意事項

這個階段的孩子,開始面對到他的個體能力在群體裡要發揮,有能力把自己處理好,在群體裡也開始感受到人際互動上的挑戰與困境,也就是孩子面對到的世界複雜性和挑戰性比起前幾個階段更上一個階層,也因此在人際互動過程中會開始有更多不同的感受與情緒、感覺到更多的壓力。

在這樣的狀況下,家長遇到的教養困擾會更多、處理上更加棘手,這都是正常的。

在這個階段,如何好好地保有孩子的天賦本質,順應孩子的特質,帶孩子學習如何擁有更好的情緒調整方式,學習更多元的人際技巧,這些都會是這個階段的重點。

而透過跳養 APP 的專業分析,可以幫助家長辨識出目前孩子狀態的核心關鍵點,並且提供日常生活最適切的互動與教養建議,穩定執行後,將可以幫助孩子學會以適合自己天賦本質的方式管理好自己的各項能力。

*提醒:此年齡強烈不建議使用作業本式的知識學習方案。不要讓孩子使用 3C 產品,如果有看卡通的需求,每週加起來的時間不要超過 3 小時。注意這將是教出天才的大禁忌。

5-6 歲兒童發展註6

註6:
孩子發展提前8-10個月,可視為資優;落後8-10個月建議盡快尋求專業幫助,以避免之後衍生更嚴重問題。 每個孩子特質不同,因此優先發展的能力也不一樣,若有擔心可使用跳養來了解目前關鍵狀況為何,以及應該如何引導。如果發現孩子已經明顯超過這樣的範圍,請家長洽詢早療機構或是相關嬰幼兒發展專業單位進行評估,以免錯失關鍵處理的黃金期。
對應領域 領域說明 檢核點

粗大動作

粗大動作是使用大肌肉群力量的大動作,其發展是與生俱來的,不需特別訓練,到了該年齡層就會發展出來。

此階段的孩子在行動上和成人相比已經無太大差異,可以熟練的換腳跳,跑步也能很好的控制,跳高及跳遠基本沒問題,可以開始期一邊雙輪腳踏車了。
  • 走得像大人一般穩定、平穩
  • 可以換腳跳
  • 跑的速度與控制力增加
  • 可以跳高跳遠,可以跳繩
  • 可以嘗試騎沒有輔助輪的腳踏車
  • 爬的動作和大人一樣成熟

精細動作

精細動作由手部和手指的精確動作所組成,而這些動作需藉由軀幹、手臂的大小肌肉群、韌帶及支配神經來協調控制,提供孩子與環境之間互動主動意念和原始反射。

精細動作的技巧需要適當的認知能力、觸覺、本體覺和視覺等感官處理能力。

此階段孩子寫字時開始較好地使用手腕和手指,且手臂可放在桌面上;拿筷子可以用中指和食指夾住一隻筷子,再以無名指、小指協助拇指支持另一隻筷子。
  • 握筆姿勢較成熟,開始較好地使用手腕和手指,且手臂可放在桌面上
  • 可以以中指和食指夾住一隻筷子,再以無名指、小指協助拇指支持另一隻筷子(也就是開始可以做到如一般拿筷子方式)

語言&認知

此階段孩子在認知及語言上,知道數字順序1到10,可以覆誦連續5個數字,還可以清楚說出身體各部位的功能,行為上也逐漸分化出性別差異。
  • 能正確排列出1至10的數字卡
  • 會模仿覆誦五個阿拉伯數字,如96275
  • 能說出身體部位的功能,如眼睛、嘴巴
  • 行為逐漸分化出男女性別

身邊處理

此階段的孩子在生活處理上,可以穿脫任何衣服,會拉拉鍊及扣釦子,對於複雜的繫鞋帶也難不倒他。
  • 自己會拉上或解開拉鍊
  • 可以扣好鈕扣
  • 可以自己繫鞋帶

社會心理&情緒

  • 發展心理學家皮亞傑(Piaget)指出,這個年紀孩子仍然處於「前運思期」:知道一星期有幾天、能夠確認出三角形、圓形及正方形,並可以作出 5 個以內具體事物的加減運算(譬如:左手拿了一個草莓,右手拿了兩個草莓,兩手加起來共有幾個草莓?);能夠講出一些簡單而且有邏輯性的小故事、並且可以自行編造有情節的故事。
  • 發展心理學家艾瑞克森(E.H. Erikson)在他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中提出,六歲至青春期,發展勤勉與自卑,兒童必須接受學校教育,發展勤勉的德行。如果兒童每完成一件工作時受到鼓勵與嘉勉,就會把興趣從遊玩轉到工作上,提高勤勉的傾向;否則,就視工作為災難,自卑感自然產生。此階段積極方面的發展是勝任(勝任是指完成工作時,能自由運作才智與機敏),消極方面的發展則是自卑無能。
  • 知道一週天數
  • 認出幾何圖形
  • 做簡單運算
  • 編造簡單小故事
  • 從工作獲得自信及責任

其他發展——幽默發展

3 歲至 6 歲的幼兒,會注意事物明顯的特徵,像是看到一隻大象在樹枝上的圖片會笑,因為知道大象不會爬樹,而非理解樹枝無法支撐大象的重量。

6歲之後,開始能夠偵測出語言上的荒謬,並明白這關鍵字有兩種意義,也就是開始會對於雙關語感到好笑,這也是開始能理解笑話的基礎。
  • 對於明顯不合理特徵覺得有趣
  • 對於荒謬語言中的雙關語覺得有趣

——遊戲與人際

遊戲更複雜也更有組織性,也會以不同方式來表達其表徵能力,如:角色扮演、創造遊戲、想像遊戲。
  • 表徵性遊戲(5~8歲)

——觀點取替

6~8 歲孩子處於社會訊息觀點取替時期,孩子能知道自己與他人觀點可能不同,但孩子認為這是因為自己和他人接受到不同的訊息所造成。
  • 訊息接收差異謬誤
對應領域 檢核點

粗大動作

  • 走得像大人一般穩定、平穩
  • 可以換腳跳
  • 跑的速度與控制力增加
  • 可以跳高跳遠,可以跳繩
  • 可以嘗試騎沒有輔助輪的腳踏車
  • 爬的動作和大人一樣成熟
領域說明
粗大動作是使用大肌肉群力量的大動作,其發展是與生俱來的,不需特別訓練,到了該年齡層就會發展出來。

此階段的孩子在行動上和成人相比已經無太大差異,可以熟練的換腳跳,跑步也能很好的控制,跳高及跳遠基本沒問題,可以開始期一邊雙輪腳踏車了。
對應領域 檢核點

精細動作

  • 握筆姿勢較成熟,開始較好地使用手腕和手指,且手臂可放在桌面上
  • 可以以中指和食指夾住一隻筷子,再以無名指、小指協助拇指支持另一隻筷子(也就是開始可以做到如一般拿筷子方式)
領域說明
精細動作由手部和手指的精確動作所組成,而這些動作需藉由軀幹、手臂的大小肌肉群、韌帶及支配神經來協調控制,提供孩子與環境之間互動主動意念和原始反射。

精細動作的技巧需要適當的認知能力、觸覺、本體覺和視覺等感官處理能力。

此階段孩子寫字時開始較好地使用手腕和手指,且手臂可放在桌面上;拿筷子可以用中指和食指夾住一隻筷子,再以無名指、小指協助拇指支持另一隻筷子。
對應領域 檢核點

語言&認知

  • 能正確排列出1至10的數字卡
  • 會模仿覆誦五個阿拉伯數字,如96275
  • 能說出身體部位的功能,如眼睛、嘴巴
  • 行為逐漸分化出男女性別
領域說明
此階段孩子在認知及語言上,知道數字順序1到10,可以覆誦連續5個數字,還可以清楚說出身體各部位的功能,行為上也逐漸分化出性別差異。
對應領域 檢核點

身邊處理

  • 自己會拉上或解開拉鍊
  • 可以扣好鈕扣
  • 可以自己繫鞋帶
領域說明
此階段的孩子在生活處理上,可以穿脫任何衣服,會拉拉鍊及扣釦子,對於複雜的繫鞋帶也難不倒他。
對應領域 檢核點

社會心理&情緒

  • 知道一週天數
  • 認出幾何圖形
  • 做簡單運算
  • 編造簡單小故事
  • 從工作獲得自信及責任
領域說明
  • 發展心理學家皮亞傑(Piaget)指出,這個年紀孩子仍然處於「前運思期」:知道一星期有幾天、能夠確認出三角形、圓形及正方形,並可以作出 5 個以內具體事物的加減運算(譬如:左手拿了一個草莓,右手拿了兩個草莓,兩手加起來共有幾個草莓?);能夠講出一些簡單而且有邏輯性的小故事、並且可以自行編造有情節的故事。
  • 發展心理學家艾瑞克森(E.H. Erikson)在他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中提出,六歲至青春期,發展勤勉與自卑,兒童必須接受學校教育,發展勤勉的德行。如果兒童每完成一件工作時受到鼓勵與嘉勉,就會把興趣從遊玩轉到工作上,提高勤勉的傾向;否則,就視工作為災難,自卑感自然產生。此階段積極方面的發展是勝任(勝任是指完成工作時,能自由運作才智與機敏),消極方面的發展則是自卑無能。
對應領域 檢核點

其他發展——幽默發展

  • 對於明顯不合理特徵覺得有趣
  • 對於荒謬語言中的雙關語覺得有趣
領域說明
3 歲至 6 歲的幼兒,會注意事物明顯的特徵,像是看到一隻大象在樹枝上的圖片會笑,因為知道大象不會爬樹,而非理解樹枝無法支撐大象的重量。

6歲之後,開始能夠偵測出語言上的荒謬,並明白這關鍵字有兩種意義,也就是開始會對於雙關語感到好笑,這也是開始能理解笑話的基礎。
對應領域 檢核點

——遊戲與人際

  • 表徵性遊戲(5~8歲)
領域說明
遊戲更複雜也更有組織性,也會以不同方式來表達其表徵能力,如:角色扮演、創造遊戲、想像遊戲。
對應領域 檢核點

——觀點取替

  • 訊息接收差異謬誤
領域說明
6~8 歲孩子處於社會訊息觀點取替時期,孩子能知道自己與他人觀點可能不同,但孩子認為這是因為自己和他人接受到不同的訊息所造成。

教養注意事項

孩子各項肢體能力逐漸發展出與成人無異的狀態了,邏輯思考與語言表達能力也更加提升,生活中可以開始主動丟一些問題給孩子思考解決看看。

教養注意事項

在 5 到 6 歲這個階段的孩子,是準備要進國小的時期,如果可以在進國小之前可以幫孩子將 EQ 能力梳理好、培養好,那麼進國小之後孩子在小學生活的適應當然也就會是順的。

而若目前家長有感到教養困擾,無論是適應問題、人際關係、情緒問題等,也都先不用過於焦慮緊張,因為孩子目前還在幼兒期階段,教養可塑性還在一定程度以上,因此直接透過跳養 APP 的 AI 系統分析,可以最直接與精準地找出孩子當下教養關鍵點,並且幫助家長找出培養孩子自己天賦的方向。

當教養問題化解了,以及孩子的天賦能力可以被找到並栽培,持續投予孩子天賦需要的養分,那麼孩子無論是小學、甚至是未來的發展與各項表現,都會在一般水準以上。

此年齡孩子若充分發展,將有能力面對與處理自己的無聊(指可以找到很多活動來執行,讓自己不無聊),若孩子一直喊無聊,希望其他人來幫自己解決,會是一個警訊,建議要著手提升孩子的軟實力。

*提醒:建議『動手做』或『體驗式』的學習,這在大腦的神經連結強度上高於作業式學習5倍以上效果,如果可以,請儘量以此來引導孩子學習取代作業式學習。以及不要讓孩子使用3C產品,如果要給孩子打電動,每週連同看卡通的時間加起來,不要超過三小時。注意這將是教出天才的大禁忌。

未有明確年齡

教養注意事項

在引導孩子培養這些 EQ 能力的過程中,許多家長最在意的一個關鍵點就是情緒能力,也有許多家長會有個疑問是到底幾歲的時候情緒能力會穩定,答案是情緒處理能力的發展其實並沒有明確的時辰,因為「情緒」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是一種不用學,它本身就存在的。

人的大腦中,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錯,這樣的認知主要由負責邏輯推理、思考、語文的大腦皮質負責,而這些思考判斷、理解、語言輸出的能力都是需要經過後天訓練的;然而,主導身體的情緒反應、行為反應(或慣常反應)的,則是由大腦的邊緣系統負責,其中主導情緒反應的杏仁核,以及負責學習與記憶的海馬迴,它們是記憶基因在演化中如何生存的部位,因此直接而原始面對危險的反應(情緒),以及在日常生活中面對事物的身體記憶,都會在此部位被記錄下來,並在事件出現的當下比理智思考更快的直接反應出來。也就是說,在孩子想到怎樣是對的之前,他可能已經先自動自發地表現出不適當行為了。

我們有許多成語都是與情緒有關,像是氣急攻心、樂極生悲、氣急敗壞、傷心欲絕、悲不自勝、怵目驚心、痛心入骨、肝腸寸斷、吞聲忍淚,這些都是在形容成人的情緒表現狀態,表示了情緒的處理能力與年齡無關,並不是長大了就會好;許多研究也顯示,很多人在成年期經歷過的人際挫折,與自己在童年時的困境幾乎一樣,會有這樣的現象,簡單來說,EQ 是一種習慣,習慣一旦養成就很難修正,生氣時你習慣大吼甩門,或是冷靜溝通;挫敗時你習慣逃離或是怪罪或是自我激勵;這些都是我們從小性格中自有的,有些是從小觀摩學習,有些是父母老師苦心教育而成,更有些是因為某些際遇自己思索修正重新獲得的;因此,讓孩子從小培養出適當的人際互動習慣、學習適當的情緒管理、自我管理、衝突協調與問題解決方式,讓這些好習慣陪著孩子成長茁壯,等於是賦予孩子更健全的能力以克服未來的種種困難。

所以在教養孩子的過程中最重要的是,引導與幫助孩子學習在情緒當下如何與情緒共處,學習當這個情緒產生後如何管理這些情緒,在這個情緒事件中,可以去感受它、區辨它、理解它、表達它、然後思考如何與這個情緒相處、又有哪些策略可以幫助自己調整當下的情緒狀態,才有辦法在這個過程中完整體驗並且嘗試跨越,高 EQ、好的情緒調節能力是需要後天練習培養而來的。

另外,也要提醒所有家長,我們並不建議單點針對情緒來學習,因為人是一個整體,在面對自己、面對他人、面對環境時、壓力目標時才會產生各式不同情緒,每個能力是彼此建構的(含專注力),因此我們建議以一個整體角度來為孩子設定學習是比較恰當的,這也是為什麼我們需要耗費資源心力研發跳養 APP。

教養注意事項

心理學家柯爾伯格(Lawrence Kohlberg)道德發展階段論(Stage Theory Of Moral Development)中提到,道德發展分成三個時期以及六個階段,三個時期分別為:道德成規前期、道德成規期、道德成規後期,六階段分別為:懲罰服從取向、相對功利取向、尋求認可取向、遵守法規取向、社會法制取向、普遍倫理取向。

其中,9 歲以下的兒童大致上會處於道德成規前期,缺乏是非善惡的觀念,凡事必先考慮到的是行為的後果,是否能滿足自身之需求,因此,無法兼顧行為後果是否符合社會規範或社會習俗;而此時期,又按道德程度發展的高低分成兩階段。在這段時期,孩子會從懲罰服從取向到相對功利取向,也就是說,對行為表現對錯的判斷,會從因為害怕受到懲罰而選擇服從規範,到一種利益交換的心態,目的在於得到獎賞或回報。

大約 9 歲以上的兒童才會逐步進到理解社會道德規範,再往後延伸逐步內化出公平正義或信念。不過道德發展並非先天設定,重點在於後天的練習,透過後天與環境、與人、與社會、與規則的相處與接觸,經驗、思考、感受、整理,每一個階段培養足夠了再進到下一個階段,因此,並不是真的年紀到了就會有相對應的道德規範能力。

也提醒家長,在學齡前年紀階段,我們強烈不建議以直接教育孩子「道理」或「規則」的方式,來培養孩子的道德觀念,這個階段的孩子是可塑性與彈性最高的時期,大量讓孩子以實際體驗、感受、執行後再嘗試思考,才能真正幫助孩子理解所有道理的因果關係與邏輯概念,並且真正內化成為他自己的思想。而這段時期,也是整個社會給予孩子最大包容的時期,這時候孩子擁有最大範圍的被接納犯錯、脫序,所以也是最可以讓孩子實際透過經驗學習的時期。

也建議家長可以透過跳養 APP,直接透過專業分析,了解孩子目前在什麼樣的階段,以及在這樣的階段可以如何最適切地引導孩子逐步學習,幫助孩子擁有適當與健康的道德觀念,但也不失多元彈性的思考判斷能力。

教養注意事項

注意力也就是專注力的能力,這項能力要可以發展足夠,其中一個要件就是發展刺激足夠,也就是發展心理學家皮亞傑提到的在感覺動作期這個階段,重點要放在孩子各項感官動作能力的發展,讓孩子獲得充足的感官與動作相關刺激、大腦發展完整,才可以有足夠的條件達到注意力發展到位,這就像是電子機器設備,硬體設備先準備完善了,電流通下去才可能可以好好運轉,所以在孩子發展刺激不足、大腦發展、感官動作發展還沒到達一定程度前,專注力的能力也將會無法發展好,這時候一般來說可能就會判斷孩子的注意力有問題,或是建議評估是否用藥,但其實只要先給足這些需求刺激,讓孩子有足夠的基底可以培養他的注意力,這些問題其實是可以不存在的。

而在孩子這些發展完備的狀況下,每個人的注意力型態都各不相同,有些人就是擅長專注,有些人就是擅長分心(指一心多用的能力),因此,接下來就要來談孩子到底是哪一種注意力的型態,這是屬於先天氣質,也就是先天刻在基因裡早就設定好的特質,心理學家 Thomas 和 Chess,在氣質理論中提到九大先天氣質的其中一項就是「注意力分散度」,這是指可以專注在單一事件上的程度。

注意力分散度高的人,表示很容易注意到周遭的各個變化,較無法將焦點集中在單一事件上,也就是一般說的不專心,這樣的孩子如果沒有辦法透過練習讓自己更好地調控注意力,在學習上、學業表現上就會容易出現問題;而注意力分散度低的人,表示可以專注在單一事件上不會被周遭其他事件所干擾,而這樣特質的孩子容易一專心就完全不知道周遭發生的事情,這樣就會容易造成他很難接收到周遭環境的人、事、物所發生的變化,進而造成在人際互動上的劣勢,因此需要帶孩子學習如何讓自己可以適當調配自己的注意力,在專注眼前事件的同時,也可以分一些心力留意周遭變化,幫助自己更好理解與人、與環境互動中的各種變化,孩子也才有可能可以學到如何應對人際問題。

因此,要培養孩子注意力,並不是一直訓練如何專心就好,在各項發展刺激不足的狀況下,要培養專注力到足夠的水準,這是非常困難的,甚至能力將會是無法培養完善的。注意力的能力要發展好,首要是先給足孩子發展刺激,然後在發展刺激充足了的狀況下,搞懂孩子是屬於哪一種注意力型態,用符合孩子注意力型態的訓練方式去培養孩子的注意力調配能力,才能夠真正的幫助孩子培養出完善的注意力能力。

這是像情緒調控一樣需要透過練習才能擁有的能力,隨著練習管理自己的注意力型態,而能夠使用自我監控來調整天生的樣態以適應現在局勢的需要(注意:再怎麼練習都無法改變天生樣態,因此讓天賦放對位置非常重要)。而這些判斷,都可以直接透過跳養APP幫助家長直接了解孩子的當下教養關鍵點,直接依照孩子當下的狀態,給予孩子需要的教養養分與引導方式,可以最快速幫助孩子將所有能力從基底開始都培養好。

若懷疑家中孩子有發展遲緩現象,可進一步參考國民健康署所發布「兒童發展連續圖」,或至各大醫療院所兒科門診就診尋求專業意見。
參考資料

楊鈺瑩 教養諮詢專家&全台獨創教養APP創辦人

閱讀更多 >
其它好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