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打小孩怎麼教?教孩子到底要不要打?兒童教養專家教你怎麼做

從小到大或多或少都有聽過「棒下出孝子」這樣的俗語,或是「寵豬夯灶,寵子不孝」、「葉子沒挽不成欉,囝子沒摃不成人」的俚語,這表示過往的經驗來看打小孩的教養方式確實有一定的成效,而接下來我們從學理來瞭解打小孩的好、壞處各是什麼。

台灣法務部於2023年3月修正《民法》1085條父母懲戒權規定。1085條文內容:「父母得於必要範圍內懲戒其子女」,法務部因應聯合國每年4月30日的「國際不打小孩日」的風潮,未來將修正內容,刪除「懲戒」兩個字,調整成:
「父母保護及教養未成年子女,應考量子女年齡及發展程度,尊重子女人格,不得對子女為身心暴力行為。」
衛福部也將研擬修「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原因是在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內第49條不得對兒少身心虐待的內容不明確,造成各級縣市判斷標準不一,所以現在重新檢視進行調整。
因為這波的修法和預告,讓許多父母擔心管教尺度到底要怎麼拿捏才能合乎修正後之法律,以及到底還能不能打小孩?不打小孩到底該怎麼辦?

另外,近10年,心理健康意識抬頭,加上20年前受打罵教育下長大的台灣孩子長大了,於是在經歷童年打罵教育下的父母在養育下一代,開始反思「打」或許促成了一些「不打不成器」的教養效果,但對童年記憶和心理健康的痛苦與創傷是要用一輩子來修復的。

於是近十年的家長在面對「打孩子」這項管教策略開始出現不同的看法與希望找到新的方法來取代過去自己不舒服的被教養經驗。

管教孩子時,為什麼會「打小孩」?

一、「打小孩」符合心理學研究「操作制約」的研究效果

心理學中學習理論可以分為古典制約(classical conditioning)、操作制約(operant conditioning)與社會學習論(social learning theory)。懲罰通常被視為操作制約的一部分(Song et al., 2018; Stollar, 2017)。

操作制約的代表人物為史金納(B. F. Skinner),他發明了一種稱為「史金納箱」的特殊箱子,箱內有操作裝置(如:桿子或反應鍵),操作裝置與獎勵或食物的供給相對應,用於研究和觀察動物的行為。

史金納最有名的「大白鼠壓桿實驗」,就是將一隻飢餓大白鼠放進史金納箱中,大白鼠在箱子中到處亂跑,當牠偶然觸碰到桿子時,就會有食物掉出來讓牠填飽肚子,隨後,當牠在箱子內四處活動,又無意間碰觸到桿子而得到食物。

久而久之,牠就學習到壓桿便能獲取食物,之後肚子餓時牠就知道要去觸碰桿子以獲得食物。在這個實驗中食物是「增強物(reinforcer)」,我們藉由給予增強物去「強化」了大白鼠壓桿的「行為」,操作制約就是經由改變行為的結果,進而調整自己的行為。

因此,操作制約的核心便是利用增強(reinforcement)來增加行為的頻率,懲罰(punishment)來減少行為的頻率。

依循著上述的研究,打小孩也是同樣的脈絡。孩子做哪些不行的事情就因為被打而感到疼痛,沒有做不行的行為而沒有感到疼痛,久而久之小孩就會因為這樣的操作制約而不執行不行的事情。

二、「打小孩」有殺機儆猴的效果,導致觀看其他小孩被打的小孩被警示,出現正向效果

家中有超過一個以上的孩子,或是在團體授課的過程中,教養或權威者使用「打小孩」,所出現的殺機儆猴的效果是源自於心理學研究中學習理論的社會學習理論(social learning theory)。

前陣子社群軟體抖音和臉書上,流行一段育兒短片,幼兒坐在餐桌前,看爸爸媽媽用手偶演出手偶不想吃青菜的情境,當手偶不吃青菜時,教養者就開始對手偶使出連環巴掌,將手偶打敗。在幼兒觀看這的情境後,影片中的幼兒便開始願意吃眼前原本不吃的食物。這個例子就是完美詮釋了社會學習理論之研究論點。

社會學習理論的意思是指當團體中的一人做出一個行為,而藉由該行為得到正向的結果,則其他人選擇跟從和模仿來獲得一樣的正向結果。當一個人做出一個行為,並藉由該行為獲得負向結果,則其他人則被警示該行為將會得到負向結果,以至於其他人避免去執行該行為。

舉個例子,當其他孩子看見某個孩子有禮貌的詢問老師問題,則得到一顆糖果,那其他孩子就會有禮貌的詢問老師,來獲得糖果。反之,當一群孩子看到一個孩子快速跑過院子裡的水窪導致滑倒受傷並且面露難過,則那一群孩子在經過院子裡的水窪會因為社會學習理論而選擇小心翼翼經過水漥。

三、「打小孩」不需要花時間、語言溝通

「打小孩」這樣的管教方法很便利又有效率,忙碌的父母/教養者或不善言語表達、溝通的父母/教養,可以透過打孩子,快速的讓孩子進入前兩項的心理學效果,獲得管教效能。
根據兒虐的統計數據顯示,對孩子進行體罰的父母中,約有60%是因為對兒童發展缺乏認知,40%是因應壓力或衝突能力不足,而30%是在心情沮喪或憤怒時缺乏自我控制能力。其中40%和30%的原因明確來自於教養者自身生活滿意度與能力上的不足使然。

打小孩的代價

用打小孩的方式管教孩子,其實就是在引導孩子將「孩子不可以做的事情」連結到「被打的知覺(可能是害怕、緊張、擔心)」!

舉個例子:一個2歲的孩子,看到插座好奇想觸碰,但一靠近插座就被家長拍打,做為危險的提醒。幾次下來孩子看到插座,便立刻露出害怕的神情,用手拍著胸前說怕怕。在這個情境裡,家長會錯誤解讀以為孩子是說:「觸電好恐怖!」但實際上孩子在說的經驗是:「我碰插座就會被打,我怕怕!」

再舉一個例子:一個5歲的孩子想爬高,但當他做出想爬高的動作時,就被家長打,用來警示他即將出現危險的風險。幾次後,5歲的孩子看到同儕爬高,無論是在恰當(例如:公園攀爬架)或不恰當的地方,5歲的孩子都會因為過去被打的經驗連結成害怕、恐懼,甚至因此干預同儕進行攀爬行為,而出現人際衝突和行為問題。

由上述例子可見,孩子的外在行為,會因為害怕被打而有所改變,但是在沒有有效的引導情況下,孩子並未能從被打跟真正要注意的重點連結起來,那麼家長所期待的內化,自然無法實現。

而且除了上述,打小孩的管教方式還有其他的代價,以下將一一說明:

打小孩導致親子關係受損

當家長跟孩子雙方形成「強與弱」的關係,也就是家長知道「我可以打你,但你不敢打我」時,則孩子確實會因為恐懼而屈服。但是,也僅僅是讓孩子屈服,親子關係必然受損。

因為,根據依附理論(attachment theory),孩子與照顧者之間透過溫暖、關愛及穩定的親子互動形成安全依附的關係,而安全型依附有助於孩子的情感發展、自我價值感和社交關係的健康發展,並能夠提供他們情感的安全基地,使他們能夠勇於探索世界和應對壓力。

相反,忽視、不一致和體罰等因素會對親子之間的關係品質產生不良影響,並阻礙安全依附的形成。不安全或不穩定的依附關係對孩子的發展和心理健康有負面影響(Coyl et al., 2002)。

而且,依照我們前述提到的操作制約理論,當小孩受到體罰時,他們對於身體疼痛的反應(如焦慮、恐懼或退縮),可能會與施加疼痛時同時存在的其他刺激(例如父母和家庭)相關聯;導致親子關係不穩固。

打小孩導致以暴制暴

從上一點延伸,孩子因為年紀小,力氣不如成人大,因此在孩子年幼時,因為體能上的受限,所以接受被打;但當孩子年紀大到比照顧者體格強壯時,也容易形成以暴制暴的反饋。而這樣的反饋是符合前述之「社會學習理論」。

舉例:「因小時候我不聽教養者的話,則教養者用打的我就能接受。於是年邁的教養者不聽我的話、弱小的人不聽我的話,我也可使用打的方式則他們就能接受。」

打小孩導致沒有建立原則和明辨是非的能力

打孩子的這個管教效能可以成立,有一個很大的必要條件是,孩子在執行會被打的行為時,教養者在場或教養者知道小孩做了此行為。

所以如果孩子在執行該件可能會被打的行為,但教養者不在或不知道,則孩子並不會得到不好的結果。舉例:孩子在家裡偷吃不該吃的糖果或偷拿錢,被教養者知道則會被打做為管教;但當孩子進入學校或教養者看不見的地方,則孩子可以無所不用其極的掩飾和避免讓教養者知道自己的行為,來避免獲得被打的結果,這就是所謂的陽奉陰違。

所以打小孩的效果,只有一時,隨著年紀的增長和孩子的發展,反而導致孩子研究出更多因應策略來抵制被打的疼痛,那些不能做的事情將會在不被發現的情況下,繼續執行。導致更巨大的教養困境和兒童行為問題隱憂。

打小孩導致框架過快形成的僵化

打小孩會限制小孩的思考,導致小孩只固定在教養者的框架裡,沒有自主判斷能力。

因為,在管教小孩的時候,時常用打的會讓小孩在被打的當下,只感覺到被打的疼痛和被攻擊的難過、害怕或生氣……等負向情緒。而情緒管理理論告訴我們:當情緒來到滿點時,是沒有辦法有理智思考的。

當小孩沒有辦法「思考」家長要小孩不去做的事情,原因是什麼、如何避免再犯、以及如果有犯規的動機和慾望怎麼找到替代策略,則打小孩這個行為,只是固化孩子照著教養者的框架裡行動,對思考、自主判斷能力,除了沒有幫助和提升外,甚至出現毀壞的影響,導致小孩長大後,沒有自行判斷是非善惡的能力。

打小孩會帶來哪些嚴重後果

長期用打孩子來跟孩子「溝通」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可以做,導致孩子因被打的負向情緒,所以待在家長建立的框架裡。

然而孩子因為怕被打而待在家長的框架裡,將造成以下三大嚴重的教養結果:

1.孩子思考僵化:

打孩子的過程中,孩子的焦點都在疼痛和避開疼痛、消化疼痛,自然而然無法思考。孩子只能固化「這件事情不能做」、「這個東西不能碰」。

但是有很多具有危險風險的物件,跟當時孩子的年紀、情境有所變化,舉個例子:「孩子不能離水太近」這個教養限制取決於孩子的年紀和地點,而非絕對。

但當這個教養限制因為用打的來教孩子時,孩子就不可能去研究和了解水的特性、潮汐的定律、天氣變化以及如何在水中保護自己的相關技能與知識。隨著年紀的增長,導致孩子在適應真實社會上出現落差,甚至導致適應不良,也因為思考的僵化、凝固無法在社會上有好的能力發揮。

2.孩子沒有管理快樂的能力,甚至埋下3C上癮的隱憂:

時常用打的方式來切割孩子不能做的事情,相對的孩子因為被打而必須切割導致孩子被打的所有因子。

以前面幾個例子來說,孩子會從被打的經驗中,認知不能接近水、不能靠近火源、不能爬高、不能跟別人吵架、不能不禮貌、不能自私、不能吵鬧、不能搞怪…等。當孩子不碰這些事情之後,就無法學習這些事情的分寸,變成極端的全有全無。

通常會引發家長使用打來教訓孩子,大多與該事件有存在危險或負向結果的風險有關。可是隨著年紀的增長,孩子會接觸到有風險的事件一定會越來越多。

舉個例子:打籃球團賽會有肢體觸碰的風險、跳繩有被絆倒的風險、衝浪有被水淹到的風險、追求成功有失敗的風險。但這些具有風險的事情伴隨著快樂與成就感,當孩子誤以為,有風險的事情就不能做,那他尋求快樂與成就的途徑也就越來越少;越有機會進去3C世界尋求刺激、快樂與麻痺。

3.孩子變得沒有自信:

「打」是最快、最簡單、最不需要說明就可以建立規範的方法(大部分),當小孩習慣在不會被打的框框裡轉,看似好管理和乖巧。但反之,孩子就少了探索自己的機會。

倘若孩子的個性與父母所設的規則框架不相同,甚至相反時,則導致孩子沒有得到應得的養分,只是長期在做父母想要的樣子,而找不出自己的樣子,甚至探索不出自己的樣子,自然沒有自信。

舉個例子:如果孩子是擅長創造力、研發的特質,但家長是規律性高的個性,則孩子就無法在家長框架中展現出他的特質和精進他的優勢潛力

如果孩子是規律性高的,但家長是非常具有彈性的,時常因為孩子不識大體、不懂因時制宜的表現自己而被打,孩子就無法建立他自己的秩序感和展現他在規律性、建立編排秩序的能力發揮。

久而久之,孩子只是跟著父母的框架繞,但自我的內在是沒有滿足的,導致影響孩子的自信心。

不打小孩,我該怎麼教孩子?

0至7個月的孩子:基本需求階段

此時孩子就是一個剛進入世界的哺乳類幼生物,所有的一切都是繞著基本需求運轉,肚子餓就哭喊,尿布濕不舒服就需要被換尿布,因此養育此階段孩子以「理解需求的照顧」為最大主軸。如果家中有熟悉嬰幼兒養護的長輩,不彷大量的向長輩學習如何在這個階段解讀嬰兒的微訊息。

其他時刻,試著對孩子說話、唱歌,或是與孩子玩一些輕柔的、五感(視覺、聽覺、嗅覺、觸覺,提供口腔玩具)都是對孩子發展極好的刺激。

7個月至1.5歲的孩子:半依賴半嘗試探索階段

此階段的孩子開始有能力嘗試主動的移動,但整體還未發展出自己的主個性,是一種半依賴半嘗試探索的階段。

在這個時期要注意的關鍵教養環節,是「不要限制孩子的探索」,因為這時期的孩子,正在透過大量的探索(尤其是嘴巴),來促進大腦的神經發育與高速連結,對孩子無論是肢體發展和智能發展都高度的相關性。



因此只要不是會產生危害的人造物,如刀子、小玩具(吞嚥卡住)、電池、強酸鹼物,或是具有危險的自然物(火、電、水深高於孩子胸口的水池),否則請盡可能讓孩子探索嘗試。

當孩子嘗試攀爬,如有高度的問題,請父母注意在孩子掉落時,父母可以穩穩接住即可。勿不斷攙扶,和直接將孩子抱到孩子想去的地方,不斷攙扶和走一步抱三步,將導致孩子錯亂搞不清楚哪些事情是自己能做到、那些是在大人攙扶下才完成的(通通誤以為自己可以),甚至使用錯誤、危險的肢體動作進行攀爬、走樓梯或跨越。

此外,孩子跑跳上下時,適當的跌倒疼痛對孩子的發展與健康是有幫助的,長期配戴防撞安全帽和護膝、護屁股道具、牽繩會嚴重影響孩子在玩樂時沒有身體知覺去建立界限。(因為怎麼碰撞身體都沒有感覺,造成長大不知道人與人之間的身體界限和人與物品的界限)

界限的建立,初始是由疼痛和不適而來。

1.5歲至4歲的孩子:主動探索自我能力階段

此階段孩子因可以操作自己的身體能力大量提高,且也開始發展語言,因此明顯出現自己的主個性,也因為能力的大幅提升,很多東西更想了解與嚐試,而成為大人眼中的第一個叛逆期,而因為伴隨著自主能力提升後,對於父母過去習慣的協助,會去抗議說No,因此又稱為NoNo期。

很多家長對此時的孩子感覺頭大,希望趕快協助孩子通過此難教養期,快快經過此階段,就不用再痛苦了。

但在我們實務經驗中發現,若妥善把握此階段孩子的主動性與強勁的自我效能感,提供給孩子需要的營養(對的教養互動方案),例如:有的孩子喜歡嘗試刺激性運動、有的喜歡顏料美感、有得喜歡交朋友⋯)

在這個年紀,順應孩子的自主性給予孩子合適他的資源,在這樣的過程中,將大腦效能做到非常強勁的佈局。我們已有多名孩子透過相關的刺激,僅僅花費1年至1.5年,就在這期間將孩子放上他的天賦舞台,使孩子能力表現來到資優點。

因為每個孩子的屬性需要極其不同,因此我們花費6年時間,製作了跳養app來協助家長們有效辨識孩子的屬性,並提供給孩子適合孩子的教養活動,讓孩子能夠快樂的健康成長,父母能夠不需打罵又能養出高能寶寶。
幾個需要家長們注意的事項:

1. 此時期之後孩子的個性更明確,探索範圍更大,也出現自己的個性脾氣。

很多人在此時期開始感覺難以招架,因此開始頻繁將平板、手機、電視等,交到孩子手上,來換取片刻安寧。

但此行為是最嚴重破壞孩子大腦與未來所有學習動能與人際動能的行為,強烈建議不可這麼做。

若真的需要安靜,帶孩子到公園或大自然跑跳、玩水玩沙玩泥巴,孩子自己或跟朋友跑,父母們在樹下享受安寧,會是更好的作法。
(而使用跳養是更事半功倍的方案)

2. 很多用心的父母此時期會開始幫孩子安排起各種課程,希望開發孩子的潛能。

但是過早的規則化融入活動(就是非孩子主導,而是透過權威者帶領的有秩序活動)其實都對開發孩子的潛能產生破壞性影響。

尤其我們在實務中發現,每個不同屬性的孩子,需要的營養方案是完全不同的。若是在未了解孩子潛值屬性的狀態下,先行幫孩子安排了父母自己選擇的課程,若是幸運點,剛好萬中選一如此恰巧的對準天賦,當然是很好。但這種幸運值一般低於樂透中獎率,大部分時候,這些可能是不符合孩子屬性甚至是對衝屬性的,若是後者,將對孩子天賦潛力產生破壞性影響。

因此我們強烈建議,請先使用跳養協助孩子天賦完整長起,之後再安排適合孩子天賦的相關才藝課程。這將是事半功倍,且對孩子更健康,親子關係更好的方案。

4歲至6歲的孩子:能力整合階段

此時孩子已經可以分為「能力已整合群」與「能力尚未整合/混亂群」。

「能力已整合群」的孩子是:

不常生病,很有活力但又能理解與遵守規則,生活中是無3C狀態的,但又能在家裡有事情做。對於生活與世界是充滿好奇且樂於探索了解的。在學校裡也樂於學習,對於人際環境與場合,也保持好奇、正向的心態,樂於與朋友們互動與交往。

這樣的孩子,對於生活中的各種學習事件,開始高度連結與串接,幾乎不需要做補習、寫題本或是做任何作業本的提前練習,在進入國小後,都可以是跟上進度甚至名列前矛的。

「能力尚未整合/混亂群」的孩子是:

很常生病,生活中有大量的哭喊與生氣,又依賴主要照顧者,又不聽話,每天每週有大量的不愉快拉扯,生活中有許多任務必須完成,但連基本的吃飯與睡覺,都需要主要照顧者大量耗費心力(或出動3C)才能完成,生活中沒有3C就喊無聊,要人幫他解決,可能作業能夠表現好,但光是執行完任務,主要照顧者的疲累度已經滿點或破框爆發怒吼了。

這樣的孩子,可能在高度的努力下,在中年級之前表現達標,但隨著年齡漸長,來到高年級或國中後,將開始漸進式的落後,對學習沒有動機,或許可以習慣努力用功的日常生活,但拿到的表現水準明顯與努力愈來愈不對等,親子關係因幼時就在緊繃狀態,隨著學習與生活壓力的提高,親子關係愈發崩裂,這也是常態大家理解的小一叛逆期出現原因,甚至是青春期時透過發展自我的叛逆期而出現更具大的斷裂或是毀滅式影響。

若您的孩子此時正歸類於「能力尚未整合/混亂群」,使用跳養可以抓住孩子混亂的源頭、調整成能力已整合群的狀態,建議趕快使用跳養把握孩子還未過完的黃金發展時刻。

6歲至12歲的孩子:發展能力階段

此時期的孩子同時有自己的個性與需求,又同時要面對學校的學習與人際壓力,若過去六年的基底建立穩固,孩子此時自動自發且能穩當鏈接周邊的人際與學習,充分呈現能夠順利奔跑的狀態。

但若過去六年的基底沒有打好,很多孩子在此時是大量得到負回饋、壓力,甚至紅字寫滿聯絡簿,老師頻繁聯絡,導致孩子ㄧ進小學後,變面臨又要上課又要趕各種才藝與早療,孩子辛苦、父母更燒心燒錢。

此階段若有難以管教或是難以融入團體、跟上學習的狀況,建議尋求專業者協助。

8歲之前若家長願意投入足夠心力,全方位的調整改變,仍有機會透過跳養解決困局。
但若有辦法直接參與笛飛兒課程,由老師直接全方位認識孩子後,將孩子不足的能力段補起(這包括我們可能會建議孩子需同步參與感統課程,將肢體等能力補起),效益會更高。

若是孩子8歲之後,建議立刻參與笛飛兒課程把握還有辦法逆轉局勢的最後機會。

13歲以上的孩子:類成人發展階段

無論前面的教養累積做到什麼,孩子的年齡來到此階段,請理解13歲以上的孩子已進入類成人發展階段。

因為此時父母親的角色,已無法使用權威管理,適合像朋友一樣互動。

請千萬不要在此時期端出父母的管教威嚴,這樣只會讓狀況愈來愈惡劣。

相對的,此年齡也顯示孩子個性主調已確立,較難透過教養被動搖和改變,而較取決於孩子自己生命經歷的衝擊和洗禮。

當孩子13歲以上,孩子穩定、自信、保持自主成長與否,是孩子長大的時刻,也是父母交出教養成績單的最終時刻。

關於打小孩這件事,我們的建議是

打小孩要打到真的可以成材,跟要堅持走不打的路線,這兩種方式的處理難度其實不相上下,那麼家長到底該怎麼選擇呢?其實只要找到教養問題的真正核心點,使用最適合自己孩子的教養策略,那麼我們就不用糾結了。

像是容易有攻擊行為的孩子,可能是因為他還沒有搞清楚狀況、覺得好玩、沒有合適的解決策略,或是自信低落…等原因,當我們知道孩子的需求與當下教養階段的重要執行點時,自然家中就不會再輕易出現”打小孩”的情況了。
不過想要不打、不處罰孩子,那麼紮實的基礎功就非常重要了!(詳情請參:「不打、不罵、不威脅、不利誘教育風氣有哪些影響?懶人包一次看!」。)

但如果爸媽在工作或家務的壓力下,還要額外花費時間靠自己去確認與摸索方法覺得實在太辛苦,其實專家們已經將您所需要的知識、具體方案,甚至諮詢的資源,都整理到一個系統裡面;而這個系統,我們稱之為跳養APP。這是一個可以將你目前最需要注意與應用的教養方案,準確的送到你面前的AI教養系統。

跳養家長使用共同經驗

1.
孩子情緒不暴走了
2.
親子的關係(感情)變好了
3.
爸爸媽媽感覺安心不慌亂了
4.
小孩變得更有自己的想法,但親子間卻也更好溝通了
5.
親戚朋友開始誇獎孩子很棒,有些孩子連路人都開始誇獎
6.
孩子出現資優點
7.
孩子好奇心開啟,學習欲旺盛,但又可自理能負責
透過跳養 APP 的協助,精確的解析孩子的狀態與問題點,找到教養關鍵點,真正做到順著孩子天賦本職教養,養出擁有健全人格與高 EQ 的孩子。

楊鈺瑩 教養諮詢專家&全台獨創教養APP創辦人

閱讀更多 >
其它好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