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3-09-08

依附關係是什麼? 如何幫孩子建立健康的依附關係?

依附理論是什麼?

依附關係是嬰幼兒和主要照顧者之間相互的、持久的情感連結。

為什麼依附關係值得探討?是因為這個情感連結模式將在孩子未來的親密關係(愛情、婚姻)與親子關係中,再次出現,也就是將成為孩子未來的世界觀基調,影響孩子深遠。

用另一種方式描述,依附關係就像是一把樂器的調音,音調調起來之後,這個樂器就是用這些音階去表演了。在這裡,樂器是人,表演就是出世界的闖蕩,而這個調音(依附關係模式),因為就在第一時間跟著樂器了,所以很難被覺察,很難被意識到有沒有不太對。而未來可不可以再被調整音階,也絕對是可以的,但透過樂器自己的調音,需要很大的勇氣與痛苦穿越能力(並需要搭配專業諮商師的長期幫助),但確實可以做到。

最先提出依附理論的始祖是1950年代的約翰.鮑比(John Bowlby),認為依附是演化上留存下來的產物,讓小孩子藉此保護自己、免於受到外在的威脅;

發展心理學家瑪莉.安斯沃斯(Mary Ainsworth)與同事瑪麗‧緬(Mary Main)等人則編製了「陌生情境測驗」(Strange Situation Test;1965),探討嬰兒與母親的依附關係;

其他,還有如哈利.哈洛(Harry Harlow)以恆河猴做實驗,辛蒂.哈珊(Cindy Hazan)與飛利浦.薛佛(Phillip Shaver)將依附理論拓展到了成人的世界當中……

隨著研究的演進,近代的依附理論開始從類別區分到向度區分,如凱莉.布倫南(Kelly Brennan)與、金.巴塞洛繆(Kim Bartholomew)與倫納德.霍洛維茨(Leonard Horowitz)等人開始將依附傾向分成 2 x 2 的四個向度;有的是以焦慮與逃避作為兩軸,有的是以內在自我意象與他人意象作為兩軸,意者可以參考下列連結。
簡單地說,依附關係就是這孩子來到這個世界後,跟他的主要照顧者所建立關係的模式,而這個模式就變成他跟這個世界人事物相處的主要核心架構。

所以,在孩子的嬰幼兒時期,也就是還在建立認識這個世界的模式時,如果主要照顧者給孩子彼此關係的感覺,是讓孩子覺得自己是安全的,而且可以去適應這個世界,可以去探索,去冒冒險也可以被接住,可以因此成長,這就是所謂的安全型依附。

安全型依附的人,他的自信心跟他在這個世界上摔倒再爬起來的能力,就成為他之後青少年、成年在這個世界上走闖的核心互動條件。

其他不安全依附的類型,也會讓孩子成為該類型樣子的人。當他長大之後在這個世界上走闖時,感覺被困住、被封在石牆裡面的關鍵因素,以及覺得自己被這個世界關住了、拒絕了、壓迫了、走不出去等等,這些都跟嬰幼兒時期因應親子關係所產生的核心世界(互動價值觀)有非常大的關聯。

由於依附關係影響的是人我的、與世界互動的比較核心的方式跟概念,所以不見得會表現在「公開我」(也就是說每個人都認識的我,我在外在、公開場合時的樣子) 。在保持一個距離的公開場合中,其實每個人可以用社交技巧,或是一些人際魅力的方式,展現出很不錯的自己;但是當兩個人的親近跟親密程度到一定程度以上後,這些核心的、本質的互動模式,也就是說依附關係,對我們產生的影響就會在這個時候一一現形,因此我們說依附關係會對比較親密的人際關係產生很重要影響,也很常能體會到依附關係會複製在伴侶的親密關係、下一個親子的依附關係裡,就是這個原因。
依附關係建立的品質,基本上屬於周哈里窗(The Johari Window)的「盲目我」、「隱藏我」跟「未知我」這些範圍裡面。它影響著我們,可是我們卻不知道它是怎麼影響的,這就是整個依附關係所因應產生跟這個世界互動的核心模式,之所以能默默對我們產生影響的關鍵因素。
依附關係並不是不能修正的,所以大家可以不用擔心。如果成人要處理自己繼承自父母或是不經意所造成比較負面的依附關係,我們會建議成人趕快善用心理諮商這個專業資源。

但是,如果是孩子已經生出來了,我們可能不太有那麼多時間,如用10年把自己修復好才開始帶孩子(因為到那時候小孩也已經離開幼兒、10歲以上了),那我們會強烈建議趕快使用跳養。

因為跳養可以直接給你一個清楚的模式,幫助你認識孩子的特質,並告訴你應該怎麼用更好的方式來去面對與跟孩子的相處,直接用對的、更安全性依附的方式來跟孩子互動。

依附理論的發展階段

依附關係的發展過程與階段,說明新生兒從什麼時候開始意識到主要照顧者對自己來說是重要的,以及開始和主要照顧者產生依附連結。
初為人母人父的主要照顧者,也在這個依附理論的發展階段中,熟悉新生兒並從中透過自己過去的情感經驗與文化,創造與新生兒的依附關係模式。

前依附期/無社會性階段(0到6週)

新生兒對任何刺激和變化皆有反應,沒有特別區分主要照顧者或非主要照顧者,甚至是人或物品。

依附建立期/無區別的依附階段(6週到7個月)

嬰兒開始認知到自己是「人類」,並對「人」感到興趣。大約3個月左右,能逐漸透過聽覺、視覺、嗅覺區分主要照顧者和其他人類的不同。
(延伸閱讀: 嬰兒與母親_透視0-1歲寶寶發展奧秘)

真依附期/特殊依附階段(6、7個月到18個月)

幼兒從經驗中,逐漸理解在主要照顧者身邊時生存是最安全的(有生理照顧與心理安撫);並開始和主要照顧者建立親密的依附關係,也從此階段開始出現我們常見的「認生」行為。而此時, 主要照顧者是否有辦法引導孩子, 除了相信“我們之間”的安全感, 還能相信“孩子與這個世界” 的安全感,因此孩子敢去探索、嘗試、冒險、鏈結,就是是否能有完整安全依附的重要關鍵。

而孩子在一歲之前,就是個可以被擺來擺去的寶寶,情緒反應也幾乎與生理需求相關,但孩子開始成為二足立姿動物之後,因為可以活動的範圍不但擴展,還成為了四度空間,更甚此時孩子的大腦也已經發展到“他的專屬個性‘愈發愈明確’”, 因此整個教養難度在此時,會呈現倍數型的提高。而此時,有辦法接住這個難題,還是被這難題壓倒,更是後續依附關係發展的重要關鍵。

因此我們建議媽媽於此時可以使用能有效為您辨識孩子屬性,提供您專屬教養專業的跳養APP。
註1:若幼兒認生的行為提早發生或過於強烈,請考量還有另外一個成因將導致孩子出現「認生」行為,而沒有被意識到。此成因稱為「感覺統合刺激不足」,可參考此連結: 我的孩子感覺統合失調了嗎?九大典型表現教你評估
註2:為什麼跳養可以幫助你快速引導孩子擁有安全依附

交互關係期/多重依附關係階段(18個月後)

此時期的幼兒除了與主要照顧者建立親密的依附關係外,也能與次照顧者或其他照顧者(家中其他成員)建立情感連結,不同照顧者均對幼兒有不同的功能性。

但這個多重依附關係階段的發展,須完成上述第三階段再進入第四階段,則幼兒較能相信,即便主要照顧者不在,他仍能感到安全的與其他人互動。同理,當幼兒在面對較大壓力或遇到較不安全的情境時,仍會希望能待在主要照顧者身邊,像是要去上學的第一天,或是到一個新環境時。此情境將衍伸出「分離焦慮」的行為。

而孩子在面臨到必須離開主要依附者,獨自前往新的世界探索冒險時, 也是過去依附關係建立完整度的檢核點,如果孩子表現出哭超過3天的無法適應行為,我們強烈建議您使用跳養來引導孩子,因為跳養可以協助您找到本來難以看見但卻非常重要的教養盲點,也能協助您有效辨識孩子的特質, 並教您如何協助孩子去管理好自己的特質。這將會對孩子相信自己有能力應對“沒有主要照顧者在身邊”的處境,產生非常大的幫助與信心,甚至與小學之後的學習效果,是高度相關的。

依附是怎麼發展的

依附關係是怎麼發展的?就如上面所說,主要就是孩子剛認識這個世界的時候,他的主要照顧者是怎麼跟他建立關係,以及這個關係的模式是不是能夠幫助孩子對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有能力去駕馭外面真實世界的人事物);而這個主要照顧者提供給孩子的回應方式、價值觀的系統,是不是有辦法讓孩子達成上述這些關鍵因素,這些就是依附關係發展的關鍵成因。
以下所有媽媽皆為「主要照顧者」的代稱,意思是,這個人可以是爸爸、阿公、阿嬤或保母。只要是最主要照顧孩子的人,他與孩子的關係型態,就具有影響孩子未來跟這個世界建立關係,跟伴侶、孩子相處,怎麼交朋友怎麼認識世界的模板效果。
四大類依附類型概述:

安全型依附:

看見主要照顧者離開,雖然擔心但相信自己可以做到,所以很快會好好的。而看見主要照顧者回來也表現很開心。

簡述:
主要照顧者跟孩子互動的方式,不但讓孩子感覺安心,也對自己怎麼應對這個世界,跟外面的人相處,感覺安心。簡單說就是孩子擁有走出家門的能力。

焦慮型依附:

看見主要照顧者離開,情緒明顯著急、擔心,覺得主要照顧者離開自己可能無法好好的。但當主要照顧者回來時,也覺得煩躁、焦慮、困擾。

簡述:
主要照顧者提供給孩子安全感的同時,也提供給孩子想要抗拒的東西。

迴避型依附:

當主要照顧者離開時,好像沒什麼感覺,當主要照顧者回來時,也感覺不到什麼。簡單說好像被罩子罩住愛與連結了。

簡述:
主要照顧者在照顧孩子的時候,孩子感覺不到自己被接住被理解,這與主要照顧者是否做了相關行為,不見得有關係。

混亂型依附:

主要照顧者離開時,有時高興,有時生氣,有時苦惱。主要照顧者回來時,有時憤怒,有時緊繃,有時歡喜。簡單說就是找不出一個模式。

簡述:
孩子在與主要照顧者相處的時候,抓不到可以跟主要照顧者安心互動的邏輯。因此孩子也不曉得怎麼跟這世界相處,是比較好的。

四種依附型態的樣貌

在依附理論裡最著名的兩個實驗和其結果:
美國的心理學家_哈里•哈洛(Harry Harlow)做了一個恆河猴的實驗,讓剛出生沒有幾天的恆河猴寶寶來到一個小房間,裡面有兩個人偶代理主要照顧者,一個是用鐵線做成著,一個提供柔軟的布料懷抱,兩個人偶皆會提供食物,但實驗指之恆河猴寶寶們最常待在柔軟布料的代理主要照顧者旁邊,並且在這個代理主要照顧者旁邊會較積極探索周遭。 (影片來源:Harry Harlow恆河猴實驗) 此實驗用來解釋,恆河猴從主要照顧者身上的獲得不只是食物,還包含「安全感」,來證明「安全感」的需求和獲得,對人有非常深遠之影響與意義。
發展心理學家安斯沃思(Ainsworth)與他的同事,針對一群12個月到18個月的嬰兒進行「陌生狀況(strange situation)反應測試」的實驗,歸納出四項依附關係型態。

安全型依附

重點行為展現:

孩子以主要照顧者為安全堡壘(secure base),即便看見主要照顧者離開,雖然會擔心、沮喪但相信自己會好好的;當主要照顧者回來時,孩子能主動接近主要照顧者並表現開心的神情。孩子因為視主要照顧者為安全堡壘,所以安全型依附的孩子敢對外探索、冒險的幅度較大,並且從中相信即便自己離開主要照顧者,自己也會好好的、是安全的,在對外探索的過程中表現專注。根據全球各地研究數據指出,大約有55%~60%的一歲幼兒與其照顧者建立出安全型依附。

安全型依附孩子的延伸意象:

相信自己在這個世界上,可以好好的探索、冒險、犯錯,也理解自己被愛著,會被接納和接住。

抗拒型依附/焦慮矛盾型依附

重點行為展現:

孩子並未將主要照顧者視為穩定安全堡壘。
當主要照顧者離開時,孩子會感到非常沮喪,但當主要照顧者回來,孩子靠近主要照顧者的情緒仍然非常負向、沮喪,甚至針對剛剛主要照顧者的離去感到憤怒,不願靠近主要照顧者,甚至是對主要照顧者出現攻擊行為。
這類型的孩子,雖然可以到離主要照顧者很遠的地方進行探索,但這並不表示是因為他對主要照顧者感到安心,而是對於主要照顧者的出現與離去感到焦躁不安,難以安撫。
根據全球各地研究數據指出,大約有10%的一歲幼兒與其照顧者建立出抗拒型/焦慮矛盾型依附。

焦慮矛盾型依附孩子的延伸意象:

對這個世界,又想靠近但又擔心做不好、做不到,擔心被傷害。想離開但又捨不得離開,離開也會感覺到疼痛,以至於一直在兩難中輪迴、循環。

迴避型依附

重點行為展現:

迴避型依附的孩子行為,像是被透明玻璃罩照住一樣。
主要照顧者的存在與否好像跟他們沒有什麼關係,主要照顧者離開時和當主要照顧者再次回來的時候,也不會主動尋找主要照顧者;彼此關係很疏遠。
這樣的孩子,能獨自玩樂,但對於對外探索興趣缺缺,整體看起來沒有特別的情緒,有種置身事外的感覺。
根據全球各地研究數據指出,大約有15%的一歲幼兒與其照顧者建立出迴避型依附。

迴避型依附孩子的延伸意象:

這世界得靠我自己撐起!一切都與我自己有關,和其他人沒有什麼關係,很難想像什麼是被接納、被照顧、被接住。連想都不敢想。還是待在自己建造的堡壘裡,安全吧?!

混亂型依附

重點行為展現:

混亂型依附是指在陌生反應測試實驗中,孩子的行為無法被歸類在以上三項中,而列出的的第四項依附-混亂型依附。
這類型的孩子對於母親離開和再出現,表現的十分混亂,他們可能依據情境或各種因素展現迴避型依附的型為或焦慮矛盾型依附的行為。這也表示他們對於定義他們的主要照顧者出現困難,主要照顧者的不確定、沒有邏輯的反覆,讓他們無法單用一種模式回應主要照顧者。根據全球各地研究數據指出,大約有15%的一歲幼兒與其照顧者進入混亂型依附的關係裡。

混亂型依附孩子的延伸意象:

無法理解世界的規則,對所有一切都感到很失序、脫序,無法定義世界也無法定義自己,一切相當混亂。(注意:混亂型依附被證實與精神疾病有大幅度的相關連性,例如:解離性身分疾患)。

影響依附關係形成的原因

主要照顧者對真實世界社會的適應程度

孩子與主要照顧者之間的適配性

主要照顧者的生活壓力指數

主要照顧者的背景文化

1.主要照顧者對真實世界社會的適應程度

在這過程中,主要照顧者本身的價值觀體系,讓他對這個真實世界、社會的安全程度越有辦法適應,他就越能覺得是安心的、安全的,所以有辦法幫助他的小孩,也可以是感覺到安全跟安心。

在當今的社會,科技演變得越來越快,即使處在沒有發生戰爭的環境,也時時處在一種動盪、非固定不變的狀態。 當今的主要照顧者是否有辦法用他的價值觀體系幫助孩子,去適應孩子長大時的社會,而不是僵固的、沒有辦法變通的、沒有彈性的,導致孩子長大之後不適應這個社會, 這將是相當關鍵的教養課題。

2.孩子與主要照顧者之間的適配性
(指主要照顧者個性和孩子本質的match度)

發展心理學家湯姆斯(Alexander Thomas)和卻斯(Stella Chess),在1960年以數百位紐約兒童作為追蹤對象,提出了「兒童九大氣質量表」,其研究目的就是要讓家長了解,每個孩子皆有與生俱來的個性特色,對孩子因材施教。
在這邊我們切入的角度,是如果孩子的特質和主要照顧者的特色相近,則他們能形成安全依附的機會性更高;當主要照顧者的教養方式,讓孩子喜歡自己、有能力適應這個社會,並且形成競爭力,則教養困擾程度就降低了。因為,如果孩子與主要照顧者的適配性相符,也就是說這個孩子的特質是主要照顧者很熟悉的,他很知道怎麼去引導這個特質,讓孩子在這個社會上適應、可以有很好的發揮,那他們本來就比較容易形成安全型依附;
可是,如果孩子與主要照顧者的適配性不符,也就是說這個孩子的特質是主要照顧者比較不熟悉的,那他就看不懂這個孩子,甚至只看到孩子的缺點,將容易造成親子衝突、隔閡,那他們就很容易形成不安全依附,沒辦法發揮安全型依附所能達成的引導。

舉個例子:凱凱的爸爸和大兒子凱凱都是規律性高、很自律的個性,故相處起來很契合;但二兒子睿睿是個不修邊幅的浪漫特質,以至於每次凱凱爸爸看到睿睿做什麼事情都不順眼,甚至貶抑睿睿的人格特色。

為避免適配性之問題,台灣笛飛兒教養團隊,開發跳養親職教養app,幫助家長檢測家中孩童之先天氣質以及與家人之個性特色適配性,給予教養者針對孩子個體的教養方針,來解決適配性不match的問題。

3.主要照顧者的生活壓力指數

如果主要照顧者的生存環境,讓他生活上的壓力指數就是非常高,高到這個主要照顧者很常態地焦慮、暴躁,或者是困頓的狀況,那他根本就沒有餘裕把自己照顧好,更不可能有餘裕讓自己引導孩子去看看這個世界其實是長什麼樣子、我們有什麼辦法去駕馭它。

所以關鍵所在,在於主要照顧者他本身生存條件的壓力指數,他自己可以理解多少、駕馭得了多少。

如果主要照顧者的壓力指數很高,可是他又有能力可以把它處理得很好,那麼其實他就是在為孩子示範可以怎麼樣面對壓力,然後又可以把壓力處理很好,也就是說他為孩子示範一個很好的安全依附方式。
可是如果這個主要照顧者的壓力很高,使得他早就被壓垮,所以他每天都處在暴躁暴怒的狀況下,那麼他就沒辦法給孩子做好的示範;即使他的壓力指數很低,但只要他沒辦法適應,那也一樣是形成不安全依附。

因此,重點不在於壓力本身的絕對值高低,而在於主要照顧者到底有多少能力去處理這些壓力。
案:若發現自己壓力太高,趕快找專業心理專家協助壓力調適方案!

4.主要照顧者的背景文化

每一個成人都有自己過去和原生家長的相處經驗和價值觀,也帶著自己的文化背景長大。
有研究顯示,時常戰爭或動盪的時代,導致父母沒有太多心力與幼兒鏈結,迴避型依附或焦慮型依附才能幫助人活下來。 (註:不安全依附活的好累,但其實在某些情況下有利生存?)
無論成人是什麼依附關係,已經是成人的我們往往是在戀愛、結婚、生子中遇到困難或難處,才接觸到什麼是「依附關係」,才知道自己與原生家庭是屬於什麼模式的依附關係。
如果你原本的依附關係是屬於非安全型依附,則你把原本的依附關係pass down到下一代其實也是人之常情。例如:主要照顧者本身很會自己扛責任,並時常不需要他人的幫助;則也容易養出容易不相信別人,只靠自己,靠別人就是不對的孩子。
要如何反轉過往的依附關係傳至下一代,對主要照顧者來說絕對是一場「智慧」的修練。

依附關係如何影響人際

對世界的信任感

情緒調節的能力

同理心的展現

1.對世界的信任感

新生兒出生時,主要照顧者就是他的世界。所以,世界怎麼與他相處,新生兒就怎麼定義這個世界是如何運轉的。舉例:主要照顧者傳遞這個世界是危險的、充斥著風險和威脅,則孩子對這個世界的認知就也是危險和恐懼的。再舉一個例子:如果孩子和主要照顧者在一起時,主要照顧者很能帶孩子玩的很瘋狂(類似孩子王),但這個主要照顧者說翻臉就翻臉,一點小事情就立刻暴怒;則孩子便無法與主要照顧者鏈結穩定的依附關係,甚至有「樂極隨時會生悲」的準備,這樣的印象也將延續至他對世界的看法。
對這個世界擁有「信任感」、對人際關係擁有「信任感」,則就在幫助孩子在面對人際互動中的考驗與挫敗,感覺到安全、被接納、被愛。孩子在會因為信任而願意待在困境裡久一點,看清楚問題是出在哪邊。面對挫折的容納度提高,更放心的把焦點聚焦在解決問題的層面,則人際關係的磨合一定是更順利,幽游在人際互動裡,成為社會中的一份子,獲得歸屬感。

2.情緒調節的能力

情緒調節能力是指,一個個體是否能知覺自己的情緒並調節它。

安全型依附的孩子在與主要照顧者連結的經驗裡,曾經被主要照顧者接住自己的情緒,並允許每個人都有各自的開心、傷心、難過、沮喪、生氣;以至於安全型依附的孩子較能接納自己的多元的情緒面向,並且在與情緒相處的過程裡有機會學習調解、安撫自己的情緒。

非安全依附的孩子則無此空間,非安全依附的孩子光應付主要照顧者帶給他的多重情緒以及不安全感就夠受了,以至於「沒有空間再留給自己」。因為沒有空間,則導致孩子不知道怎麼處理自己的負向情緒,不是爆裂式的表現情緒,就是極端式的壓抑情緒(例如:假裝沒事)。

回到社會中的人際關係裡,非安全依附的孩子相比安全型依附的孩子,因無法調節自己的情緒,以至於在團體中所感受到的情緒壓力是更巨大的,足以讓他們在互動的過程中,更加焦慮、緊張、生氣和害怕,當情緒累積到無法承受的狀況時就容易出現爆炸式的情緒展現,使身邊的人措手不及,甚至對該行為貼上「情緒障礙」或「亞斯伯格」的標籤。

3.同理心的展現

同理心,是指在人際互動的過程中,主體是否能夠觀察客體的表情、聲調和語言內容理解對方的情緒、感受和處境,進而去接住對方,支撐對方的感受。

安全型依附的孩子在與主要照顧者互動的過程中裡,已有一定程度的練習;因此要能在人際互動的過程中,用主要照顧者對待他的方式對待他人自然容易的多。

但對非安全型依附的孩子就困難許多,主因在非安全型依附的孩子自身的混亂和處境都還沒能被理解、調整或接納,要能騰出內心的容納量去接住和理解別人,難如登天。或許,你曾看過非安全依附型的孩子展現他們的同理心,但我們必須理解他在自己都艱困的狀況下同理的別人,更彰顯了他不知如何照顧自己的困境。

因為,當一個心靈富足的孩子,他能在人際互動上展現的同理,和協助他人的意願一定是多更多的,也因此在諮商心理學界裡有提到一個概念,一個人把自己的心照顧好,對社會已經是莫大的助力了。

5步驟 與孩子建立健康的依附關係

使用親職相關資源,協助親子之間更認識身為主要照顧者的職務,更認識受顧孩子的發展特色,減少磨合壓力。

「沒有人是先學會當父母,才擁有孩子的。」既然不是先學會,那就邊走邊學吧!隨著兒童心理和發展心理學逐漸受到重視,台灣衛生福利部近年推動不少「正向教養」的文章與概念,家長可利用相關管道學習如何掌握與孩子互動的技巧與關鍵。 (衛生福利部心理健康司_用愛教出快樂的孩子_0-6歲正向教養手冊下載點)

美國心理學會(APA)暴力預防處與美國幼兒教育協會所共同發展的ACT親職教育方案(Adults and Children Together- Raising Safe Kids Program)是因為為了避免兒少虐待和教養暴力(與冷暴力)的方案課程,此方案已在世界各地發展將近15年。能夠藉由這一套「ACT親職教育方案」來增進父母的親職教養態度,減緩家長親職壓力,解決兒童行為問題和教養困境。

而笛飛兒EQ教育所研發的「跳養app」親職教養顧問,可協助家長用正確角度看待教養與孩子發展,並從已獲美日發明專利的AI測驗中,給予家長實質的教養建議與步驟,幫助家長在執行步驟的過程中,改善與孩子的依附關係,導向安全型依附的關係。 (跳養官網:https://www.parentingboom.com/)

主要照顧者有良好的壓力因應模式

每一段關係都需要一些各自留白的時間,親子之間也是。如果主要照顧者總是馬不停蹄的在照顧孩子或處理家務,則疲憊的主要照顧者也無空間、耐心好好對待孩子。請善用所有家庭資源、服務,讓自己心理有個健康完好的系統,例如:

當主要照顧者自身是受到照顧的,當有情緒時是有出口的。在面對孩子時才能相對的展現平穩與安全的姿態,讓孩子感受這個安全堡壘是穩固長存的,進而與照顧者鏈結安全型依附,放心的長大與探索。

千萬不要試圖在教養中強化主要照顧者是無敵鐵金剛的形象,那對建立健康的安全依附沒有關聯,只會將孩子導向「我應該自立自強」的意象裡。

主要照顧者提升對自我的認識和溝通能力

構成非安全型依附類型孩童中,其一條件是:孩子摸不清楚主要照顧者的性格輪廓。

主要照顧者一下對孩子很親密、一下又對孩子非常厭煩、在教養規則上等一下說可以、過一會兒又說不行;導致,孩子搞不清楚主要照顧者的邏輯和界線,頻頻出現採地雷的冒險感。

雖然主要照顧者說不清楚自己的規則或情緒狀態情有可原(主因源自於:我們是屬於集體社會意識下養大的東方家長),但為了孩子開始練習說清楚「規則背後的邏輯」、「適當口吻的表達自己的情緒與緣由」,是絕對值得的投資。當主要照顧者與孩子之間的構通更順暢,孩子也更清楚知道主要照顧者在不同情境環境下怎麼了,對和主要照顧者的互動將擁有更穩固的安全感。

理解兒童發展特色

東方父母重視孩子從小的規矩、舉止是否得宜,故許多東方父母從孩子小的時候就希望養成孩子舉止合宜、成熟的習慣。
但有許多期待與幼兒期的發展是違逆的,例如:
口腔期的孩子正值用口腔探索世界和滿足感覺統合之需求、
發展心理學告訴我們一歲半的幼兒將經歷一段「nono期」、
三歲「豬狗嫌」的自我中心時期。

這些發展特色有其存在之必要性,但倘若當孩子正值發展階段,卻遭受到主要照顧者的否定和糾正,則孩子容易否認自己的真實感受,抑制自己應當經歷的階段,導致與主要照顧者出現摩擦或衝突。

中性而客觀的看待孩子的狀態

依附關係可以認為是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上的「第一段關係」,而在這關係中,若能有一方以中性、客觀的方式,看待孩子認識自己的狀態、情緒、感受,以及特質,就越能夠幫助孩子了解自己,對自己產生信心,透過主要照顧者和這個世界建立友善、安全的連結,為孩子的未來奠定很重要的競爭力。

反之,若是基於過往的經驗、對孩子的認識、教養觀念等等原因,讓主要照顧者以先入為主的角度切入,以自己的是非對錯善惡好壞等等價值去下判斷,將無法引導孩子取得上述的正面結果。
因此,主要照顧者在與孩子互動過程中,不論孩子的情緒是正向或負向,都請保持中性的、客觀的角度,看待孩子的狀態。

不可否認,上述的壓力因應模式、提升對自我的認識和溝通能力、理解兒童發展特色、中性而客觀的看待孩子的狀態,這四點本身確實都難以做到,畢竟每個孩子都是那麼地不一樣。不過,因為跳養有很關鍵的AI、很豐富的專業資料庫,所以它就是一個有辦法幫你達成上述四點的管道。
除了跳養app在設計之初就充分考慮專業性,更因為笛飛兒團隊長年在兒童EQ領域上實戰,使得跳養app擁有學術理論與實務經驗這兩大基石,真正做得到協助主要照顧者經營與孩子的互動。

參考:為什麼「跳養系統」可以精準教養?

早期依附關係的潛在影響

  • 依附關係會被大幅度廣泛討論的原因在於,心理學家發現依附關係將深深影響親密關係的建立。在成人戀愛關係中的依戀模式,也與依附關係的類型相同,因此更加證明依附關係與依戀模式息息相關。

  • 依附關係是一種潛伏在我們內心的核心互動型態,是一種我們真實的自己怎麼與這個世界,我們最接近,最坦誠的關係,相處應對的型態, 因此我們的伴侶關係,是我們的第二段依附關係,卻總是最可能的直接複製我們當孩子時,與我們自己父母的依附關係。而若能在談戀愛時,開始遇事練心,不要太快認為,親密關係中的衝突,都是他/她辜負我,惹我,而能夠藉著這些衝突,像鏡子一樣可以為我們找出潛藏的依附地雷,並透過心理諮商專業的引導,將這些地雷一一移除,那麼傳說中的神仙眷屬, 你就慢慢在靠近囉!

  • 我們與孩子的親子關係,是我們的第三段依附歷程,上述所有移除的地雷,都有很高的可能直接傳承在孩子身上喔!所以,與其努力的為孩子物色名校,想辦法累積金錢換成房子等資產,想要留給孩子,其實為孩子好,最要緊的是先移除我們身上可能傳給他/她的地雷喔!畢竟名利錢財,永遠都是身外之物,而依附關係這種核心的靈魂體現,才更是孩子會攜帶一輩子的,擁有一套夠好的核心價值系統,你不用特意給他身外物,他的能力自然會為他吸引到他應得的!這就是俗稱的”你若盛開,蝴蝶自來”
參考資料:
Preoccupied Attachment Style: How It Develops & How To Cope(By Olivia Guy-Evans, published June 21, 2022)(請參「Attachment styles in adult relationship」這整大段)
Adult Attachment Theory and Research(By R. Chris Fraley, 2018)(請參「Do We Observe the Same Kinds of Attachment Patterns Among Adults that We Observe Among Children? 」這整大段)

依附關係是新生兒初來乍到的第一個關係,並從這個關係中試圖建立安全堡壘來確立個體的安全感。若安全感建立穩妥,孩子就能踏實穩健的邁向接下來的成長挑戰,但倘若建立的不穩固或是混亂,則孩子就是戰戰兢兢的長大,很難感受到內心的平衡與安全感,面對世界的看法也較為糾結與負向。面對成人追溯自身的依附關係,因為已經是既定事實,很難再改變。我們可以做的是接納不完美的自己,與依附關係共存,也可選擇心理諮商的幫助找回內心感到安全的方法和策略。但對於年幼的孩子就不同了,他們仍在與我們共處的依附關係內,一切都還來得及修正,只要依照上述的步驟和方法,協助孩子建立安全型依附,奠定他未來的藍圖與正向穩健的人生劇本,一切都不晚。 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318640223_Childhood_attachment_and_adult_personality_A_life_history_perspective (請參「Attachment styles in adult relationship」這整大段)
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40865-016-0031-8(請參「Do We Observe the Same Kinds of Attachment Patterns Among Adults that We Observe Among Children? 」這整大段)

楊鈺瑩 教養諮詢專家&全台獨創教養APP創辦人

閱讀更多 >
其它好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