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4-01-23

安全型依附是什麼?
如何培養安全型依附親子關係?

安全型依附是什麼?

安全型依附是指,
一個人在嬰幼兒時期與主要照顧者的依附關係是健康且正向的,即便主要照顧者離開孩子時,孩子會感到傷心害怕,但是是相信主要照顧者不在,自己也可以好起來的。

當主要照顧者回來時會感到開心、並且想要靠近主要照顧者。安全型依附,奠定一個人往後,對這個世界擁有較高的安全感,較能正向看待事物的變化,對人際關係與面對困難保持樂觀態度。

因為安全感足夠,也對這個世界的認識是穩定的,所以安全型依附的人花比較少時間在糾結內在的不平衡,反而可以花比較多時間和心力投注在目標上。

安全型依附特質

穩定的安全感

安全依附型的人,相信自己在這個世界上可以好好的去探索、冒險、犯錯,也理解自己被愛著,會被接納和接住。因為過往與主要照顧者的相處中,已讓他相信和經驗「被接住」、「支持」和「理解」的感覺。

勇於冒險、較不怕犯錯

因為內在的安全感是穩固的, 所以安全依附的人更勇敢去探索未知,通常未知的恐懼比較不會阻擋他們往前或成長,也因為知道這世界是願意給人嘗試和犯錯的空間,所以安全依附的人相較於其他類型,會更能面對錯誤的本身而非糾結在犯錯後情感上的不安全。(例如:犯錯會不會被討厭?犯錯是不是會被唾棄?)

彈性的世界觀

安全依附型的人在面對環境、社會和世界,比較不容易被框架限制,甚至較能輕易的突破舒適圈,對新鮮的事物也比較願意去理解、感受。在思考層面較靈活,不僵化,甚至較能用多元的角度看世界、用不同的角度解讀問題。因為整個人較有彈性,所以讓人感覺安全型依附的人心胸寬闊,互動起來很舒服。

能將過去健康的依附關係複製在親密關係上

安全型依附的人能將其過去和主要照顧者的依附模式套用在親密關係之中,以信任為基底的與對方交往,並保持親密關係的品質,即便在親密關係中遇到衝突與磨合,也較能理性的應對和溝通;並且理解對方的需求,甚至接住對方的感受。

參考資料:
Secure Attachment – From Childhood To Adult Relationships(By Misha Jan, published July 22, 2022 | Fact Checked by Saul Mcleod, PhD)(請參「What are the signs of secure attachment in children?」這段)

安全型依附孩子的人際發展優勢

  • 較能發展出多元人際能力

  • 面對人際衝突較能理性看待

  • 挫折忍受度較高

  • 較能接受「被拒絕」的情境。

較能發展出多元人際能力

多元人際能力,是指孩子對各種不同個性特色的同儕接受度較高。安全型依附的孩子,內在安全感強健,所以遇到個性不同、多元的同儕接受度較高,也較能在人際團體中感到自在。

面對人際衝突較能理性看待

安全型依附的孩子面對人際衝突時,不容易被衝突時的情緒刺激、動搖內在的安全感。

也因為這樣在面對人際衝突時,安全型依附的孩子較有耐心去面對這樣的情境,而不感覺到自己的生存受到威脅或被剝奪。承上,安全型依附的孩子較能在人際衝突經驗下,磨合和習得新的人際技巧;而非安全型依附的孩子則容易落入依附關係的負向情節循環中。

挫折忍受度較高

因為對人的信任度較高也較正向看待世界,所以安全性依附的孩子較不容易被他人的言語刺激或被挑釁的詞彙而掀起防衛或攻擊,也比較不容易因為挫敗而感到不安全,或感到世界在針對他。讓這類型的人可以更聚焦在解決問題和思考的層面上。

較能接受「被拒絕」的情境。

在兒童初踏進人際互動場域時,時常會面臨到「被拒絕」、「被不分享」的情境裡,這種情境讓人不好受,對剛接觸人際互動的孩子來說更是。對安全型依附的孩子而言,雖然被拒絕、被不分享

安全型依附親子關係 3大要素

親子適配性

主要照顧者和孩子的個性剛好很合。

所以主要照顧者不需要花額外力氣去理解孩子跟自己的不同,因為孩子本身就非常跟主要照顧者的個性、特色、想法很像,導致主要照顧者跟孩子在一起的時候很安心,像是跟知己在一起的感覺一樣。這樣的機會發生機率是非常小的,但仍然有因為親子之間本來的適配性就很高,促使親子之間用很自然的方式就形成了安全型依附關係。

主要照顧者能回應孩子的需求

這裡的需求不單只是孩子餓、孩子尿布濕、孩子受傷,是還包含孩子的「情緒」和「感受」,當主要照顧者能回應孩子的情緒和感受,孩子才能經驗到被支持、心靈層面被接住的感覺,產生安全感。(舉例:孩子覺得很傷心,主要照顧者能將他抱起來,擁抱他,拍拍他和給他溫暖的懷抱。)此依據來自於,心理學教授哈洛(Harry F. Harlow)所做的一系列 恆猴的實驗,來證實小孩對主要照顧者的依附只是因為生存需求。

參考資料:
The Strange Situation test: Is your child securely attached?(By Gwen Dewar, Ph.D. 2008 –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請參「Is cuddling the key to infant attachment security?」這段)

主要照顧者提供孩子出走家門的能力

組成安全型依附的條件,除了主要照顧者怎麼與孩子相處以外,主要照顧者建立孩子擁有自主的能力是相當重要的一環。

倘若主要照顧者很會回應孩子的需要,但卻在互動中讓孩子以為這世界是不安全的、險惡的、可怕的、冷漠的,只有家人最懂你和最能回應你。則這樣的引導和塑造,將無法讓孩子跟主要照顧者形成穩固的安全型依附,反而將導致孩子將對世界的過多焦慮和不安全、害怕投射在和主要照顧者的互動中要求補償。(例如:因為對外環境的焦慮、憤怒,導致對主要照顧者拳打腳踢、不合理的情緒勒索)

除此之外,若孩子在跟主要照顧者相處的過程中,缺乏自己完成事情的經驗(如:自理能力)、同儕人際經驗、與社會互動的經驗(例如:尋求幫助)的能力則,將導致孩子雖然對主要照顧者相處是安心的,但一出門是無能力與恐懼的,則孩子仍然無法將依附關係視為安全堡壘的對外探索,無法形成安全型依附之效益與功能。

培養安全型依附親子關係方法

認識孩子個別特色和先天氣質

常言因材施教,所以在不了解孩子的氣質特色下,在教養上就容易使用錯誤的方法和策略。例如:孩子很動態,但卻給他許多靜態的安排和過高的標準;孩子很靜態,卻希望栽培他成為籃球高手。因為對孩子的不理解,造成在依附關係上的不安全感。

如果能在透過專業者的協助和評估下,了解孩子的發展特色和人格特質,能有效幫助主要照顧者更快與孩子磨合出正向和健康的關係。

經過日本、美國、中國、台灣專利認證的,跳養APP個人化親職諮詢APP,協助主要照顧者精準認識孩子特質,並獲得相對應的教養相處方針,幫助照顧者和受照顧者之間建立健康又美好的相處品質。
為什麼跳養可以達成「適性教養」>

主要照顧者能相信孩子,並給孩子探索的空間

在生育過程中,時常會勾起家長對脆弱生命的害怕跟擔憂,擔心孩子是一定的,但若對孩子的脆弱太過害怕和擔憂,就會導致家長不敢讓孩子做探索,並容易在教養孩子的過程中過度慌恐,以至於孩子承接了家長對這個世界的不安全感,導致形成不安全依附。

主要照顧者擁有穩固的情緒調適和表達

主要照顧者不穩定的情緒和讓孩子摸不著頭緒的情緒反應,容易讓孩子對主要照顧者感到不安全,反之,當主要照顧者有能力調適自己的情緒不爆衝,則孩子也較能與主要照顧者鏈結安全依附。

此外,主要照顧者在跟孩子相處的過程中,能講清楚規則背後的原因,而非隨心所致的指揮孩子,甚至出現教養矛盾(舉例:告訴孩子水很危險不要玩水,但看到大家都在游泳的時候又說孩子連跳進去都不敢跳沒有擔當),這將導致孩子無所適從。主要照顧者若能清楚知道自己的教養目標,並能清楚的表達自己對孩子的期待,將會讓孩子感到踏實並感到安全。

台灣研發的 跳養教養諮詢顧問app能幫助教養者勾勒清晰適合孩子的個別性教養目標,幫助家長在教養孩子的過程中,不迷失;家長不迷失,孩子也較穩定;有助於形成安全型依附。

無助於養成安全型依附的 NG 行為

  • 當一個只說YES不說NO的主要照顧者

  • 刻意將痛苦、難受、緊張、焦慮、害怕等情緒經驗,從孩子身上移除

  • 什麼都讓孩子自己決定,刻意不給孩子任何指標與建議

  • 當一個只說YES不說NO的主要照顧者

很多人以為要建立安全依附的關係,就是要全然的給孩子「舒服」,任何一點不舒服都可能造成孩子的不安全感,或讓孩子產生負向情緒,因此開始不拒絕孩子任何事情;這是非常不正確的教養行為!!

全然的順從孩子,不拒絕孩子,在互動初期的確會出現甜蜜期,但當孩子有任何負向情緒產生或家長不得不說不的時候(例如:孩子去喝養金魚的水),孩子會因為從來沒有被拒絕過、以及對自我的負向情緒經驗過少而對這樣的情境更加焦慮、害怕、緊張。當主要照顧者更不敢觸碰會讓孩子有負向情緒的情境和語句,這將嚴重導致孩子在進入社會的適應性和不安全感。

安全型依附的重點在於孩子離開家長後,雖然難過但仍相信自己會好好的,對世界和冒險是抱持正向的態度和相信自己會被世界和社會接住。

但此教養策略下的孩子是只能在主要照顧者旁邊會好好的,一旦脫離主要照顧則對外沒有任何信任關係、也不相信有任何人可以接住自己,導致只能跟主要照顧者黏在一起,這將造成嚴重的後果。
  • 刻意將痛苦、難受、緊張、焦慮、害怕等情緒經驗,從孩子身上移除

成長是喜悅的,但也伴隨著一些必要的成長疼痛(例如:挫敗、搞砸、做錯事、競爭失利、衝突…),這些經驗雖然令孩子難受,多元的情緒經驗對孩子是很重要的,也是身為人類才有的七情六慾與感知。

因此,當主要照顧者刻意的讓孩子只有經驗開心、快樂、平靜,而沒有經歷過適量的負面情緒(像是:難受、傷心、失望、害怕、焦慮和痛苦),則孩子所經驗的安全和舒適是虛假且過度包裝的,這個安全感將隨著年齡的增長和成長任務變多、主要照顧者已無法控制環境(例如:主要照顧者無法控制孩子的朋友拒絕孩子)的狀況下,迅速崩解,導致孩子持續性的缺乏安全感。

教養延伸閱讀: 學會一首歌,秒懂如何不成為直升機父母
  • 什麼都讓孩子自己決定,刻意不給孩子任何指標與建議

「尊重孩子」是現在盛行的教養風格,但尊重的程度要怎麼拿捏,變成很重要的親職學習。全然的讓孩子自己決定,孩子並不會覺得全然的開心。因為「自由」的空氣雖然很新鮮,但伴隨著的反面是,自由選擇後的「成敗自負」。

所以當主要照顧者誤以為,給孩子全部自己決定,完全不壓迫他就是建立跟孩子的安全依附,那就是大錯特錯了!因為,做決策是需要脈絡和線索的(例如:在山裡面要選擇走哪一條路才回的了家,需要導航或對山林的先備知識,沒有任何知識網絡的迷走,讓人更加徬徨無助,感覺生命受到威脅),所以當一個孩子沒有任何經驗累積、知識、脈絡,就要全部自己做決定,反而會讓孩子對自己和對世界的安全感更加不穩固,就像是內心在呼喊誰可以幫幫我,但世界卻回應你你自己決定吧~~ 那是一種全然的無助跟全然的不安全,此教養行徑反而會導致孩子跟主要照顧者出現不安全依附的連結。
Infant Attachment (By City of Chicago)(作者是芝加哥市官方網站;介紹與嬰兒建立安全型依附)
People With These 14 Personality Traits Are Most Likely To Have A Secure Attachment Style(By Susan Saint-Welch — Written on Jul 23, 2022)(作者是婚姻和家庭心理治療師;從兩性關係介紹安全型依附)
What Is Secure Attachment and How Does It Develop?(By Darcey Pittman, Nov 13, 2020)(作者是作家、心理健康倡導者;請參「Secure attachment」、「How to Create Secure Attachment with Your Child」這兩段)

楊鈺瑩 教養諮詢專家&全台獨創教養APP創辦人

閱讀更多 >
其它好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