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孩子正確的學習態度?

良好的學習態度如何定義?

擁有良好的學習態度,比擁有優秀的能力更為重要。

再怎麼有天賦,若沒有良好的學習態度當後盾,這些天賦都只會成為兒時的小聰明,無法成為出類拔萃的能力。

那什麼是良好的學習態度呢?簡單的說,就是不論朝什麼方向發展,有能力也有意願持之以恆的學習。具體來說有以下幾個指標:

有責任感

「責任感」三個字很具體卻也很抽象,每一次出現都讓人或自己備感壓力。


當我們說「期望孩子有責任感」,意思就是希望他完成屬於自己責任範圍內的工作。但在親子關係裡面,這卻會複雜得多。

例如:孩子的能力與責任範圍是否符合、照顧者是否過度的協助孩子、為何學校功課是孩子自己的責任、甚至是抽象的「人為什麼要有責任」都可能成為照顧者必須回答的問題。

要讓孩子在快樂的生活之外,逐步認識到自己有著不一定快樂的責任在身上,並且願意負擔這些責任,需要時間也需要方法慢慢的培養。

維持專注度

「專注度」又可以細分為注意力集中度、注意力廣度、注意力持續時間...等面向。


隨著年紀漸增,通常這些能力會逐步成長。但能夠把注意力使用在正確的地方,是來自後天的訓練,包含對學習的興趣、習慣、甚至性格的養成都有關聯。

維持專注度

學習的過程不會一帆風順,不論什麼形式的學習,都不會平平順順的直接進入腦海成為自己的知識。
因此,為了能夠持續學習下去,不害怕困難且勇於面對失敗是重要的基本功。抱持著這樣的心態,就會減少很多半途而廢的可能性。
當我們談學習態度的時候,要暫時把成就與表現放一邊,先幫孩子把相關的基本能力準備好。
雖然孩子會希望被肯定、被稱讚,但我們得要把稱讚重點放在孩子的學習態度上,而不是暫時的成績表現。以免孩子還在養成學習態度的階段,就錯誤的只追求成績和結果,卻忽略了背後更重要的事情:遇到挫折願意繼續嘗試,並且有能力尋找解答。

學習態度該從幾歲開始培養?

根據兒童發展指標,建議孩子七歲之前要先玩到飽,大約在七歲孩子的大腦和整個身心狀況,才準備好面對抽象性思考。

也因為七歲才準備好,在七歲前應先幫助孩子鍛鍊大肢體運動、小肢體運動、肢體反射練習,透過玩樂跑跳探索,讓身體提高敏捷度。當孩子進入學習階段時,孩子面對知識和紙本作業的反應和上手度將大幅提高,穩固正向的學習態度。

不過「何時開始培養孩子的學習態度」這件事的另一層意義,也就是何時可以把責任放在孩子身上。或者我們可以這麼說:當孩子身上開始有了屬於自己的責任,就可以是學習的開始。

一開始孩子還小,很多事情由父母代勞。這時候孩子能做的就是模仿父母的一舉一動。

觀察與模仿,這是重要的學習方式之一。等孩子稍大能夠自己做些事情的時候,就可以開始試著放手,讓孩子在日常的小事裡鍛鍊。不論是訓練大小肌肉或是心態,所謂的學習態度是許多基本能力的組合。

學習態度要如何培養?

1. 讓孩子多累積真實經驗

當孩子在學習一個知識或才藝技能時,時常聽到家長對於孩子在學習時容易分心,旁邊一有個好玩的事情發生、或別人在談論其他的事情時,孩子的目光就被吸走了;如此一來,孩子的學習表現因周邊誘惑而導致孩子無法專注在學習這件事情上面。

當孩子在尚未進入學習技能的階段前,大量累積孩子真實的經驗,如:
  • 盡情玩水玩沙
  • 探索沙子的特性
  • 探索水的特性
  • 自己買過東西
  • 逗弄過小昆蟲
  • 自己幫鬧鐘換過電池
  • 把東西拆掉再重新組合
  • 做家事
  • 去追過垃圾車
這些經驗的累積和常態的方式,可幫助孩子更了解這個世界是如何運轉的、道理又是如何在這個世界上運作。(有些遊戲也可以在家玩)

當孩子進入靜得下來學習的領域時,身周邊的變化對他而言早就已經稀鬆平常的不足為奇,甚至身邊的變化都在他的預期內,自然地,在他專注學習時不易被侵擾,甚至可管理自己的專注。

2. 培養孩子有能力情緒管理

一個一直處在高度情緒(如:高亢奮、高緊張、高害怕、高擔憂、高憤怒、高恐慌)狀況下的人,是不可能有好的學習態度的。

高度的情緒使人處在隨時戒備的狀態,將導致該個體無法理性思考,和平靜的接受知識並內化。因此,情緒障礙、高度適應性不足、高敏感、過度亢奮、妥瑞氏症、長期處在情緒不安的孩子皆在學習表現上易出現困境。

建議優先解決孩子的情緒困擾、做好情緒管理,尋求專業的教養機構或使用在家即可測驗的跳養 APP ,給予孩子適切的調節情緒指引,幫助孩子安頓好自己後,方能進入正向的學習情境,並且得到正向的回饋。

3. 適當給予孩子空白、無聊的時間

在學習的空間裡,孩子是在與自己和知識相處。所以當一個孩子無法忍受無聊、空白的空間,則孩子要進入專注和學習的狀態就更加不易。

現代兒童身處在一個無處不刺激的生長環境,3C 電動、具聲光效果的螢幕、高刺激的玩具、高油高糖份的食物,讓我們的孩子隨時處在高度受刺激、高度不無聊,無聊就看 3C 的成長環境,長期下來孩子很難專注,進入求學階段自然會出現注意力不足和學習態度難以掌握的狀態。

因此,為了幫助孩子順利進入正向的學習循環和習慣,請家長務必降低孩子使用 3C 的頻率,避免 3C 成癮、生活作息切勿安排的太緊湊,給孩子一些留白的時間和空間。

對於不同年齡的孩子,建議可以參考以下的方式給予孩子空白時間安排自己想做的事情:
  • 4 - 6 歲的孩子:每天 3 - 4 小時的空白時間
  • 7 - 9 歲的孩子:每天 1 - 2 小時空白時間,或者一週有 2 天孩子有3 - 4小時的空白時間

好的學習態度會如何影響孩子?

幫助孩子從錯誤中學習

學習是一趟克服困難的旅程,而好的學習態度就是如何一次又一次的克服困難,讓孩子在錯誤之中找到下一次進步的方向與動力。而這是足以讓孩子受用一生的重要能力。

使孩子持續精進自己

不因為受挫而停止,另一方面就是持續的精進自己。

能夠持之以恆的投入,不論興趣在何方,就已經在基礎上領先別人。不論是專業分工或者斜槓的時代,能夠專注於累積實力始終是事半功倍的好選擇。

擁有良好的思辨能力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人們每天接收到的訊息遠大於從前。我們或許會強調媒體識讀的能力,以確保自己接收的資訊有一定的品質,至少不易受騙。

但更為基礎的態度則是不要太過依賴各種現成的資訊。對於真正關心的訊息,願意花時間去探索,進行判斷。

更能勇於面對挑戰和克服負面情緒

好的學習態度,也包含了好的心理狀態去面對困難。

不論是失敗的恐懼、過程的辛苦,再試一次的勇氣,這些都會在培養學習態度的過程當中,建立起堅強的心態。讓面對挑戰時的負面情緒不會成為前進的絆腳石,而是成功的基石。

要建立孩子良好的學習態度,爸媽千萬別這麼做

老是拿孩子跟別人比較

身為照顧者有時候難免羨慕別人家的孩子,適度的比較確實也有助於增加學習動機,但常常比較就會失去了學習的樂趣而只剩下競爭。

每個孩子的興趣與方向不盡相同,培養學習態度也不會馬上反應在學業成績上。照顧者在這個過程中也要學習這件事:關注孩子的成長,但不要太在乎孩子的成就表現。

當孩子表現不好的時候,父母過度責備

同上一點,身為照顧者求好心切是必然,但不要讓這種心態轉化為惡言相向,也不要讓孩子成為情緒出口。如何應對這些負面的情緒,是大人與小孩共同要學習的。

父母過度提供協助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畢竟還是需要大人的協助。但身為成人很容易「以愛為名」提供太多的協助,甚至成為「直升機父母」。

我們希望孩子過得好,但有些能力是在孩子獨立面對世界的時候才能夠養成。讓孩子習慣了父母的支持,有些能力會失去成長的機會。

當父母並不容易,很多時刻其實充滿了「為孩子好」的兩難,甚至有時候不知道是該培養孩子的能力還是磨練大人的心性。教養的路並不輕鬆,請讓累積十餘多年教養專業的跳養 APP 助你一臂之力。

楊鈺瑩 教養諮詢專家&全台獨創教養APP創辦人

閱讀更多 >
其它好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