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生一個真的不行嗎?破除獨生子女迷思,正確教養才是關鍵!

談到獨生子女,我們馬上聯想到一系列的標籤:溺愛、自我中心、不善社交、容易憂鬱等等。彷彿獨生子女有某種無法擺脫的原罪在身上,為人父母不免擔心孩子會不會落入這些評價之中,也擔心選擇只生一胎是否對孩子不公平。

事實上,孩子未來的人格特質與各項能力,絕大多數還是受到教養方式的影響。環境會影響人的成長,但教養方式決定了孩子如何面對環境。

破除獨生子女的迷思

每一種家庭位置都有他特殊的處境,在有手足的環境裡長大有其優勢與劣勢,獨生子女亦然。

我們可以透過教養幫助孩子善用環境裡的優勢與個人的天份,也可以透過教養彌補其不足。以下列舉常見的的獨生子女迷思:

獨生子女容易被寵壞?

孩子受到多少的寵愛,決定權在父母身上。

兒童精神分析學家溫尼考特 (D. Winnicott) 常說要當一個足夠好的 (good enough) 母親,說的就是對孩子適量的關注,不要太多,也不要太少。

我們不需要是一個完美的照顧者,世界上也並不存在完美的照顧者。足夠就好,是這位兒童專家給我們最真切的提醒。

我們很難給不同的孩子劃下統一的標準說明什麼是「夠好」,但是照顧者願意把這種不多不少剛剛好的「夠好」這件事放在心上,就是減少過度溺愛的最好方法。

獨生子女不知道如何和同儕相處、自私?

這大概是獨生子女最廣為人知的刻板印象了。仔細回想我們的成長過程,家裡從來不是唯一社交場所,幼兒園、鄰居互動、家族聚會都是與外人互動的好機會。

照顧者如果可以擺脫前述的溺愛,那麽即使在家裡也可以教育孩子如何尊重他人的需求。善用各種機會教導孩子的話,彬彬有禮地尊重他人需求與表達自己意見的獨生子女,其實並不罕見。

獨生子女較容易感到孤單?

如前所述,家庭並不是唯一的社交場所。

如果能夠讓孩子培養出與他人互動的能力,自然不容易感到孤單;反過來說,培養孩子獨處的能力,可能是同樣需要父母關注的事情。

獨生子女教養常見問題

話雖如此,實際在教養獨生子女時,還是會遇到許多問題。

這些狀況並不是教養過程裡犯了錯,而是針對獨生子女的環境,稍不注意就很容易遇到的情況。例如以下這些:

家長過度溺愛、過度照顧

「我就只有這麼一個孩子,將所有的愛放在他身上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但又擔心太過溺愛孩子。」愛孩子是人性,希望她/他能享有最多的資源也是應該的,但是給予也分成有形與無形的給予。

以玩具為例,讓孩子得到想要的玩具,可以帶給他快樂。但是有條件的得到玩具或者得不到玩具,孩子能夠學到的可能是更為寶貴的經驗。例如:努力帶來收穫、延後滿足需求的忍耐力、甚至是社交技巧。

類似的問題還有對於孩子的照顧。就這麼一個孩子,大概每個照顧者都是第一次。怕孩子冷、怕孩子餓、怕孩子跌倒、久而久之照顧者自己也不知道何時該放手。

家長過度期待

這個問題並不是只有獨生子女才會遇到,只是機率上特別高,因為獨生子女並沒有手足可以分擔這些期待。

照顧者一不小心就會把所有的愛和期待,一起放在孩子的身上。結果父母的愛成為孩子最甜蜜卻也最沈重的負擔,讓孩子背起了父母的期待而不敢接受挫折,對自己期許太高卻又只敢在舒適圈裡享受既有的成功。

另一方面也要提醒,所謂「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父母對孩子的期待,有些來自於父母自己未完成的夢想。

而這些夢想對孩子是助益還是壓抑,值得父母深思。

缺乏同儕的互動經驗

在獨生子女或者手足年齡差距較大的孩子身上,都有類似現象。

如果一起生活的環境裡大多是經驗和能力都比較好的大人,有可能讓孩子太過早熟,專注於滿足他人的期待。相對而言,比較缺乏的就是在年齡相近的同儕關係裡面,競爭或合作,或者純粹的友伴關係。

若照顧者沒有適當的引導,孩子在面對同儕的時候往往不知道該如何反應,但是見到大人卻可以很輕鬆地迎上前去互動與玩耍。

成熟是一件好事,但是成長過程中的每一個階段都有他的意義。不論是肆無忌憚的四處探索,或者在未知的嘗試裡受挫,這些都能夠成為孩子未來成功的養分。

專家建議的獨生子女教養方式

談完了常見的迷思與可能遇到的問題,最重要的還是透過正確教養方式,協助孩子在他的環境中發揮自己的優勢與彌補不足。

以下的獨生子女教養技巧,雖然不是每個孩子都適用,但可供家長做為教養時的參考:

鼓勵孩子跟他人互動

透過照顧者的鼓勵,孩子還是可以善用現有的環境練習各種社交技巧。盡可能的參與社交活動,不論是親戚朋友、鄰居、學校互動。

照顧者的支持與鼓勵,會讓孩子更樂意與他人互動,並且從中練習各式各樣與人互動的社交技巧。

照顧者親身示範孩子生活中較少出現的社會互動

關於孩子沒有機會在家練習的那些社交技巧,身為照顧者可以透過身教的方式,親身示範何謂分享、輪流、禮讓、協商等等。

照顧者也是孩子成長環境的一部分,透過觀看與練習等方式,孩子在家中一樣可以清楚地知道這些在家中較少出現的社會情境要如何因應。

鼓勵孩子的笑容

研究指出,某些獨生子女容易太過認真、過分講求理性與邏輯。

面對這樣的孩子要記得多鼓勵他們以輕鬆的方式看待生活中的事物,照顧者自己對事物若能夠幽默以對,也很能讓孩子從中學習到這種人生態度。

讓孩子適度分擔責任

因為照顧者有較多的注意力在孩子身上,獨生子女需要負擔的家庭責任可能比較少。

適度的壓力與責任能夠讓孩子成長,參與家庭事務與分工也是促進家人關係的重要一環,讓孩子感覺到自己同樣也為這個家付出心力。

或許年紀還小能力不太夠,但可以讓孩子在能力範圍內分擔家務,增加與家庭的連結,也讓孩子試著負起責任。

照顧者避免干預或協助的衝動

父母的心中,孩子永遠是孩子。一手拉拔孩子長大,總不免事事想要協助。

如果想讓孩子學習獨立,不只是挑戰孩子的能力與膽識,更考驗父母敢不敢放手讓孩子去嘗試。不然很有可能會變成直升機父母

劃定明確的界線

對照顧者而言,一直把注意力放在這唯一的孩子身上是非常辛苦的事情。孩子需要照顧,但照顧者更需要照顧自己。

讓自己有一小段獨處的時間,有點喘息的空間,稍稍把關注與緊繃卸下。利用這段時間恢復身體與心靈的輕鬆與彈性,這樣才能讓自己長期擔任一個好的照顧者。

不過度期待、不要求完美

幾歲的孩子就有他幾歲的樣子。早熟的孩子固然讓人欣喜,但也別讓他錯過了僅有一次的童年。

照顧者需分辨對自己的期待與對孩子的期待之間,哪些是出於自己的遺憾,哪些是適合孩子的目標。

適當的給予愛

「我要把我的一切都給他」,愛一個人莫過於此。但有時候當孩子覺得世界的一切都能夠讓他與取予求的時候,他不見得能夠從中感受到愛。

反而在得不到的時候,他覺得自己不被愛了。讓孩子保有感受愛的能力,重點就在於適度的給予。

不過度放縱、不過度取悅孩子

排隊、等候、輪流、延宕滿足,這些幾乎是大人世界裡的日常,也是群體生活必要的技能。

適度劃下界線,讓孩子知道世界並不總是如他所願,是極為重要的事情。

過度的想要取悅孩子,有時候適得其反。許多獨生子女的父母自述他們的親子關係更像是朋友關係,而這也讓他們的關係維持得好。

獨生子女的潛在優勢

看起來,獨生子女似乎有許多需要照顧者特別注意的地方,但他們也有許多獨特的優勢是直得發揮與重視的。

獨生子女比較有想像力與創造力

成長過程之中,沒有手足的示範與比較,很多事情是可以讓他們暫時放下既有規範,大膽嘗試與創造的。若有家庭的支持,這些嘗試很有機會成來未來的養分,甚至是人格裡的重要特質。

和家人關係比較緊密

父母的心力可以完全投注在一個孩子身上,而孩子不需要爭取或搶奪就能夠享有一切。

但仍然要特別提醒,所謂的環境優勢與劣勢都只是比較而來。

較好的環境不能保證孩子的成長,環境裡的匱乏也不代表孩子無法擁有,所謂的優勢與劣勢都是看照顧者如何在教養過程中利用現有條件,催化或轉化成為孩子成長的養分。好的教養才是孩子最大的優勢。

獨生子女的未來隱憂與應對方式

最後,除了兒童時期的教育以外,獨生子女在成年以後的生活,也很值得為人父母者提早關注與安排。

獨生子女照顧家長的經濟負擔、扶養比高

我們都期望自己年紀大了之後,若有些病痛在身,或者生活需要照料的時候,身邊能夠有人協助,也期望子女能夠陪在身邊享受天倫之樂。

這時候,會很自然的把「陪伴」與「照顧」兩件事同時放在子女身上。而沒有兄弟姊妹可以幫忙,不論是經濟或者時間方面,獨生子女奉養父母的壓力都比較大一些。

沒有父母會存心成為子女的負擔,我們可以在各個方面為自己的未來生活做準備,也為了打造一段親密且獨立的親子關係。

建議家長提前做好退休計畫

在照顧的面向上,當代不論是日常起居或者醫療照護,都已經高度專業化。外送的發達讓飲食便利許多,家務勞動也可以請人定期清掃。

即使在醫療照護方面,亦有專業看護可提供服務。但即使各方面都可以委由專業人士負責,我們心裡還是會有些缺憾。專業服務或許可以滿足物質需求,但填補不了關於親情、人際的種種需要。

子女的照顧,無非是希望兼顧物質的需求與情感的滿足。若可以透過財務規劃及早安排生活,讓親子關係回歸到情感的層面,想像廿年後的親子關係與日常生活,有親情、也有友情、最好還有些個人興趣,讓親子雙方都有舒適的空間與互動。讓自己過得好,也是一種對子女的關懷與照顧。

父母關愛子女是天經地義的事,不論有多少孩子,這份愛總不會改變。而這份愛必須透過適切的教養方式,才能夠傳達到孩子身上,讓愛人與被愛同樣的感到幸福。

沒有兄弟姊妹是現實,但不會因此決定孩子的一生。

因此當家中只有一個孩子的時候,爸媽若能更快的意識到獨生子女的優勢與限制時,除了可以避免掉上述相關的問題點,也可以有更多的資源來栽培孩子。

跳養APP在教養時能直觀的提醒爸媽不要掉入過往的陷阱中(參考 跳養與一般華人教養的差異),以及一步步的帶您培養孩子的基礎能力與找到天賦能力,讓獨生子女能夠從優秀等級進而走向卓越之路,幫你成就孩子的未來。

楊鈺瑩 教養諮詢專家&全台獨創教養APP創辦人

閱讀更多 >
其它好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