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玩具 | 
									
  | 
							
| 玩法 | 
									
  | 
							
| 推薦原因 | 
									1.藉由真實沙子帶來的顆粒感體會自然。
									 2.探索沙子會如何移動、分布。 3.培養創造力。  | 
							
| 注意事項 | 
									1.請讓孩子碰到自然界真實的沙子,不要購買人造替代品!
									 2.不必拘泥於現成的、模組的工具,也不必拘泥於材質、品牌等等,重點是多樣化,讓孩子比較多元地嘗試。 3.若是在公園,玩完之後請引導孩子復原現場、收好工具。  | 
							
						
					
					| 玩具 | 
									
  | 
							
| 玩法 | 
									
  | 
							
| 推薦原因 | 
									1.探索黏土在什麼情況下會黏會不黏、甚至乾澀龜裂怎麼樣可以雕、塑。
									 2.練習運用手指小肌肉。 3.培養創造力。  | 
							
| 注意事項 | 
									1.優先挑選無毒的品牌。
									 2.不要指定作品的形式,以免限制孩子的發揮。 3.過程中請勿給予過多指示,保留孩子試誤的機會。 4.考慮到黏土具有黏性,以及下一次要繼續使用,不建議與灰塵、沙子混在一起玩。  | 
							
						
					
					| 玩具 | 
									
  | 
							
| 玩法 | 
									
  | 
							
| 推薦原因 | 
									1.感受水的溫度、力量、流動、分與合等等。
									 2.在玩水、玩泡泡中探索如何控制自己的力量。 3.感受遊戲過程中的刺激感。  | 
							
| 注意事項 | 
									1.請先留意現場是否容許玩水、玩泡泡。
									 2.請勿使用無法正常使用的水槍,如不能裝水、不能噴射的,以免影響遊戲體驗。  | 
							
						
					
					| 玩具 | 
									
  | 
							
| 玩法 | 
									
  | 
							
| 推薦原因 | 
									1.探索顏色、形狀、大小、質地等等的變化。
									 2.練習運用手指小肌肉。 3.培養創造力。  | 
							
| 注意事項 | 
									1.請先界定清楚可以讓孩子恣意揮灑的繪畫區域。
									 2.對於孩子的作品,大人務必只能看,不能幫孩子畫! 3.不要指定作品的樣子,以免限制孩子的發揮。 4.過程中請勿給予過多指示,保留孩子試誤的機會。  | 
							
						
					
					| 玩具 | 
									
  | 
							
| 玩法 | 
									
  | 
							
| 推薦原因 | 
									1.探索讓紙箱變形、定型的方法。
									 2.練習運用手指小肌肉。 3.培養創造力。  | 
							
| 注意事項 | 
									1.大人千萬不要全程代勞,且做出無法再製的作品。
									 2.準確並非重點,發揮創意才是重點,所以直尺、圓規、三角板、量角器之類雖不禁止,但也並非必須品。  | 
							
						
					
					| 玩具 | 
									
  | 
							
| 玩法 | 
									
  | 
							
| 推薦原因 | 
									1.探索重心、分與合等等建築原理。
									 2.練習運用手指小肌肉。 3.培養創造力。 4.培養耐挫力。  | 
							
| 注意事項 | 
									1.不要指定作品的形式,以免限制孩子的發揮。
									 2.過程中請勿給予過多指示,保留孩子試誤的機會。 3.遊戲結束後,引導孩子收齊積木。  | 
							
						
					
					| 玩具 | 
									
  | 
							
| 玩法 | 
									
  | 
							
| 推薦原因 | 
									1.探索塑造自我形象的方法。
									 2.滿足情緒需求或人際需求。 3.培養想像力。  | 
							
| 注意事項 | 
									1.請引導孩子把焦點放在角色設定或劇情設定上,重點並不在於道具本身。
									 2.大人不要急著以善惡標準來看孩子所扮演的角色、劇情,而是在孩子充分發揮想像力之後,再酌情引導孩子覺察自己為什麼這麼想。  | 
							
						
					
					| 玩具 | 
									
  | 
							
| 玩法 | 
									
  | 
							
| 推薦原因 | 
									1.探索塑造自我形象的方法。
									 2.滿足情緒需求或人際需求。 3.培養美感。 4.培養想像力。  | 
							
| 注意事項 | 
									1.這不是炫富的遊戲,重點是在上述的自我形象、美感等等,所以不要讓孩子過於執著於道具本身,而是引導孩子思考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感覺。
									 2.大人不要急著以善惡、美醜標準來看孩子所展現的造型,而是在孩子充分發揮想像力之後,再酌情引導孩子覺察自己為什麼這麼想。  | 
							
						
					
					| 玩具 | 
									
  | 
							
| 玩法 | 
									
  | 
							
| 推薦原因 | 
									1.探索各種素材組合的方式。
									 2.培養創造力。 3.培養想像力。  | 
							
| 注意事項 | 
									1.請引導孩子把焦點放在場景設定或劇情設定上,重點並不在於道具本身。
									 2.不要指定作品的形式,以免限制孩子的發揮。 3.過程中請勿給予過多指示,保留孩子試誤的機會。  | 
							
						
					
					| 玩具 | 
									
  | 
							
| 玩法 | 
									
  | 
							
| 推薦原因 | 
									1.感受球的碰觸、撞擊等等感覺。
									 2.在玩球中探索如何控制自己的力量。 3.感受遊戲過程中的刺激感。  | 
							
| 注意事項 | 
									1.請先留意現場是否容許玩球。
									 2.遊戲之前,請先確認找到的球是否符合預期,如想要彈跳的球是否真的能彈、要砸人的球是否真的低殺傷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