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成癮、兒童3C成癮非常難察覺!
兒童3C成癮的特徵與兒童成長各方面問題展現非常類似,所以時常會誤以為孩子的問題是其他原因導致,可能是感統不足、亞斯柏格特質等…。但其實3C成癮在兒童教養、行為問題是非常關鍵的影響因子。
兒童3C成癮的特徵與兒童成長各方面問題展現非常類似,所以時常會誤以為孩子的問題是其他原因導致,可能是感統不足、亞斯柏格特質等…。但其實3C成癮在兒童教養、行為問題是非常關鍵的影響因子。
缺乏學習動機
兒童對3C內容的接收是被動式的給予,當3C成癮導致兒童長時間的成為一個被動給予的角色,兒童則無意識、無空間、無習慣認識自己的主動性、創造能力,並看見自己創造出來的實際價值。
同時,因為已經習慣成為被動者、獲取資訊毫不費力,將導致兒童在學習上缺乏主動性和動機,造成學習階段的阻礙與教養困難。
同時,因為已經習慣成為被動者、獲取資訊毫不費力,將導致兒童在學習上缺乏主動性和動機,造成學習階段的阻礙與教養困難。
缺乏企圖心
3C內的聲光效果、色彩繽紛和勾起情緒的亢奮程度滿足兒童在使用時的情緒感受,幫兒童創造了極高度的興奮、開心、喜悅、歡樂、放鬆。以至於兒童擁有3C就足夠了,真實世界給予的正向刺激遠遠無法超越3C能給予的,造成兒童對於真實生活缺乏精神層次的追求與企圖心。
對很多事情都沒興趣
3C在兒童的生活中,大多數仍是娛樂為主。由奢入簡難,玩過最讓人覺得有趣、好玩、新鮮刺激的3C遊戲、影片。要返璞歸真回到真實世界,堆疊積木、拼拼圖、看故事書、攀爬公園遊具,都沒有3C帶來的快樂及時又輕易獲得。導致兒童對3C以外的事情沒有興趣。
當孩子對3C以外的事情沒有興趣,也就等同他對他身處的真實世界不感興趣,將有非常大的機率導致兒童與真實世界脫勾,應該養成的能力無法養成。
當孩子對3C以外的事情沒有興趣,也就等同他對他身處的真實世界不感興趣,將有非常大的機率導致兒童與真實世界脫勾,應該養成的能力無法養成。
注意力難以集中
兒童對3C的專注力,並非由兒童自控造成,而是由3C設備的設置所促成的。因此,3C成癮將導致兒童沒有能力進行注意力的聚焦,除了對所有事情興趣缺缺外,也將導致學習力下降、人際溝通無法對焦出現各說各話的問題。
同時,兒童會對其他成癮物相對容易上癮,如:高糖分食物、甜食、高油。
同時,兒童會對其他成癮物相對容易上癮,如:高糖分食物、甜食、高油。
出現情緒障礙
3C的使用可平復一個人的情緒,尤其是兒童。但長年累月用3C平復兒童的負向情緒,會導致兒童本身對於高亢的正負向情緒皆無能力調解、招架。當兒童在面臨成長必經的挫折與失誤時,引起的強烈情緒反應,在3C成癮的助攻下,將誘發兒童情緒障礙,成為兒童健康成長的限制;像是生氣和沮喪的停不下來,嚴重則會影響一般生活作息。
出現亞斯柏格特徵
3C的內容都是由成人拍攝的,缺乏兒童世界之視角和用語,導致3C成癮的兒童在口語表達上超越實際年齡,造成在同儕溝通上無法對焦。
同時3C成癮造成兒童在人際互動得經驗和磨合較少,對他人的理解機會較少,將造成人際衝突的頻率增高,甚至造成缺乏同理心、暴力溝通、團體適應性低。
同時3C成癮造成兒童在人際互動得經驗和磨合較少,對他人的理解機會較少,將造成人際衝突的頻率增高,甚至造成缺乏同理心、暴力溝通、團體適應性低。
飲食攝取出現極端狀況
研究顯示3C螢幕裡的藍光會誘發食慾,長時間暴露在螢幕前會嚷身體情不自禁的進食而造成飲食過量的問題。而同時,長期使用3C也將導致兒童身體該運動跑跳追趕的機會降低,導致身體代謝不足,應該進食的時間沒有飢餓感,造成營養健康之問題。
出現發展遲緩之問題
3C成癮導致孩子的大多數時間被佔據,以至於孩子沒有時間去執行該年齡應該要執行的發展刺激任務,例如大肌肉、小肌肉、人際互動、同儕溝通表達的經驗累積,造成發展遲緩、肢體反應不足、大腦刺激不足,發展刺激不足所導致的兒童問題是全面性的問題。
看似成熟(早熟),但缺乏真實經驗
3C內影片多元,因為社群媒體、影音平台蓬勃發展、好取得,兒童可涉略到的不合適影片機會增高,將導致兒童在還未真實探索事實、累積真實經驗的狀況下,觀賞3C影相內的詮釋。
例如:孩子意外觀看到推擠畫面、說話風涼直接惹人笑或惡作劇搞笑畫面,誤以為真實世界是如此運作,而導致兒童模仿不符合發展現況的行為語句,但對於在真實世界如何依情境和適切性使用是完全沒有基本概念的,導致更大的人際衝突與挫折感。
例如:孩子意外觀看到推擠畫面、說話風涼直接惹人笑或惡作劇搞笑畫面,誤以為真實世界是如此運作,而導致兒童模仿不符合發展現況的行為語句,但對於在真實世界如何依情境和適切性使用是完全沒有基本概念的,導致更大的人際衝突與挫折感。
失去整體思考能力
現代社會有一句流行話:「抖音一響,父母白養」,為什麼呢?因為目前各平台流行的短影音,最大可以吸引人類(指不限孩子)的關鍵點,就是「迷因」。
而什麼是「迷因」呢?研究指出這是一種「最缺乏真實世界邏輯」,因此讓大腦難以理解,卻也因此更「吸住眼光」,也就是「更加扣緊注意力」的相關活動。這也包括箝制了人類百萬年來,演化中難以理解的所有成分(包含無邏輯、迷信,驚恐與鬼神)。
然而人類的大腦又存在一個基本特色,看多了看習慣的東西,大腦又解釋為「這是具體真實存在於『真實世界』的」,因此為什麼「抖音一響,父母白養」呢?
因為這些充滿迷因的短影音,不但可以不可思議的吸住大腦的注意力(演化因素),還可以透過反覆的吸收這些短影音,大腦誤以為「這些詭異的事」是「真實世界的樣貌」。
這樣的利用演化缺陷來獲利的模式,當然會讓一個還在認識真實世界的孩子,不但上癮,還可以頭腦都廢了。之後對於真實世界的認識與理解,完全無法銜接,當然頭腦也成為無法思考的狀態。
參考資料:迷因:基因和迷因共謀的人類心智和文化演化史
其實很多爸爸媽媽在教養孩子的時候會遇到許多困境,但又苦於當下沒有其他有效的策略,所以在發現3C可以讓孩子乖乖坐著吃飯,或是可以拿來當成跟孩子談判的籌碼時就會大量使用,而等到孩子不斷出現上述的問題時,都已經變成難處理的狀況了。
但透過 跳養APP 可以提早發現孩子當下的狀況,以及提供怎麼引導孩子的策略,讓爸媽在教養過程中,除了避免孩子出現3C成癮的問題之外,還可以培養孩子如何發揮自己優勢能力與天賦喔!
而什麼是「迷因」呢?研究指出這是一種「最缺乏真實世界邏輯」,因此讓大腦難以理解,卻也因此更「吸住眼光」,也就是「更加扣緊注意力」的相關活動。這也包括箝制了人類百萬年來,演化中難以理解的所有成分(包含無邏輯、迷信,驚恐與鬼神)。
然而人類的大腦又存在一個基本特色,看多了看習慣的東西,大腦又解釋為「這是具體真實存在於『真實世界』的」,因此為什麼「抖音一響,父母白養」呢?
因為這些充滿迷因的短影音,不但可以不可思議的吸住大腦的注意力(演化因素),還可以透過反覆的吸收這些短影音,大腦誤以為「這些詭異的事」是「真實世界的樣貌」。
這樣的利用演化缺陷來獲利的模式,當然會讓一個還在認識真實世界的孩子,不但上癮,還可以頭腦都廢了。之後對於真實世界的認識與理解,完全無法銜接,當然頭腦也成為無法思考的狀態。
參考資料:迷因:基因和迷因共謀的人類心智和文化演化史
其實很多爸爸媽媽在教養孩子的時候會遇到許多困境,但又苦於當下沒有其他有效的策略,所以在發現3C可以讓孩子乖乖坐著吃飯,或是可以拿來當成跟孩子談判的籌碼時就會大量使用,而等到孩子不斷出現上述的問題時,都已經變成難處理的狀況了。
但透過 跳養APP 可以提早發現孩子當下的狀況,以及提供怎麼引導孩子的策略,讓爸媽在教養過程中,除了避免孩子出現3C成癮的問題之外,還可以培養孩子如何發揮自己優勢能力與天賦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