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語教育解密:教育模式、實施方式、好處和困境一次說明

什麼是雙語教育(bilingual education)?

雙語教育是指在課堂上,同時使用兩種或以上的語言,融入到不同學科的教學,如:在數學、自然的教學中同時使用中文及英文,此方法與將第二語言當作一門學科來學習不同[1] ,兩種語言皆是作為吸收知識的工具,也創造更多第二語言環境。

我國國家發展委員會於 2018 年提出「以2030年為目標,打造臺灣成為雙語國家」,並於 2021 年發表「2030 雙語政策整體推動方案」,提出基於臺灣學子的華語優勢,推行雙語教育以強化英語溝通能力[2]

為什麼要實施雙語教育

在全球化的趨勢下,培育具國際化能力與全球視野的學生,已成為重要的教育方向,而良好的外語能力是國際溝通的第一步。

雙語教育使學生在校園、課堂中沉浸於英語環境,有利於第二語言的培養。多語能力的提升也有助於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溝通,並增加共情能力。

國家政策方面則以「培育臺灣人才接軌國際」與「呼應國際企業來臺深耕,讓臺灣產業連結全球,打造優質就業機會」為兩大願景,藉此提升整體國際競爭力[2]

接軌國際,有雙語人才的需求

英語是國際上通用的語言,透過雙才的培育,創建良好語人的雙語環境,使彼此進行有效的溝通,提升我國人才的國際競爭力。

創造身處全球經濟中的優勢

面對時代的快速變化,在工作場域上對於雙語的需求增加,因此具雙語能力能獲得更高職位與收入。當具備條件的臺灣企業接軌國際、拓展全球商機,也能吸引國際企業來臺設點投資,藉此創造更多臺灣人才的就業機會。

提升國際化程度,有助於招收國際學生與延攬國際人才

由於學習雙語能夠訓練孩子對於不同語言的辨識、尋找意義與連結,這些孩子的能力會比學習單一語言的孩子更佳。特別是在學習新的第三語言時能更容易、更快地掌握新詞彙[17, 18]。因此在少子化與全球高等教育的激烈競爭之下,我國大學需提升國際化程度並加速雙語課程的推行,才能有更好的機會招收優秀的國際學生與教研人才。

能理解、接納不同文化、多元民族等

依據語言相對論(linguistic relativity,又稱Sapir-Whorf hypothesis),指出不同的語言會影響我們的感知、思考與世界觀[16],也就是說不同的語言有不同的思考脈絡,語言會影響我們的思考方式[3];也有研究發現,早期在環境中接觸多語言的孩子,因為必須站在說話者的角度,才能真正理解對方的意圖,所以能夠培養更好的觀點取替能力[14, 15]

常見的雙語教育模式

學科內容與語言整合教學(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 CLIL)

CLIL是整合「學科內容」與「語言」的學習,因此具有雙重目標,課堂上學科知識與語言的學習同等重要。

課程的設計可透過4C的框架:內容(Content)、溝通(Communication)、認知(Cognition)和文化(Culture)[4],讓語言的學習圍繞在學科主題上發展,教師除教授學科知識也需導入語言的教學,幫助學生熟悉與理解該領域的相關英文詞彙、句子的表達等,讓英語的學習能有實際的應用。因此CLIL模式常透過授課老師與語言老師的分工來共同組織課程,授課老師使用中文與英文傳遞學科知識,再由語言老師支持並引導學生的語言學習[5]

全英語授課(English as a Medium of Instruction, EMI)

EMI是指在學生母語非英語的情況下,採用英語來教授學科課程,課程焦點仍在學科內容,僅是改變傳遞知識的語言媒介,因此語言並非學習的目標[6]

由於授課語言並非學生母語,在學習時學生仍須經歷語言轉換,所以在授課上常採用分段教學,將內容進行切割,便於學生吸收、輸出(output)。教師也需將學科的概念簡化(Simplification)及經常使用換句話說(Parapharse)的技巧來幫助學生理解,並利用轉折語(signposting)與重覆(repetition),幫助學生找到學習重點。

因此教師除自身的專業知識外也需有足夠的英語能力,且有意識的使用英語(language aware),在EMI的情境下學生浸潤於英語的環境中,有助於第二語言的熟悉。

比較表格參考[7]
CLIL EMI

強調

語言與內容同等重要 英語只是學習的工具之一

特色

將學科和語言融入教學活動 用英語傳遞知識

實際作法

以學生熟悉的語言做為教學補助 老師在課堂上以全英語教學

評量

學科及語言 學科

學習重點

學科及語言 學科

雙語教育如何實施

雙語師資安排

本國籍雙語教學師資

因應雙語政策,教育部啟動雙語師資培育及在職教師雙語教育增能計畫,強化教師雙語教學能力,雙語師資需通過全民英檢中高級(聽、說、讀、寫)或具備CEFR語言參考架構B2級或以上的英語能力[8, 9],教師在課堂上可採全英文或同時運用中文及英文教授專業學科知識。

雙語協同教學

由本國籍教師與外籍英語教學人員或助理共備課程及進行協同教學。授課教師負責傳授專門的學術知識,可通過不同教學法及雙語言的講述,但由於授課教師並非語言教師,不掌握教授語言的方法及專業,因此必須仰賴語言老師的協助。語言老師在課堂中負責語言的教授,透過引入相關詞彙,幫助學生理解與練習英文句子的表達、溝通,但教學的本質仍是學科,只是同時導入語言的學習。

使用雙語的環境

語言環境是學習語言的關鍵,校園中軟硬體情境的營造至關重要。

課堂上讓語言融入一般學科教學中,也藉由擴大引進外語教師營造校園中的生活化英語環境,增強學生的學習與溝通動機。除此之外校園告示、環境布置標語,乃至於校園廣播都可採雙語並行,使學生能浸潤於英語環境中[10, 11]

雙語教育
注意事項

語言不只是考科

雙語教育的目的是讓英語融入學習環境,增加使用機會,進而發揮雙語學習成果的優勢,如發揮創意、辨識圖像、解決問題、對於自己母語有更好的覺察等等,而非只是將英語當作考試的學科。若仍維持考試導向的學習,僅增加學習壓力而無法提高對語言的興趣。沒有將批判思維作為學習的目標及練習使用英語思考,則失去雙語教育真正的意義[12]

師資甄選

以目前的教育環境來看,雙語師資明顯不足,教育部所推行的雙語師資培育及在職教師雙語教育增能計畫仍需要時間發酵。

以今年台北市國小教甄為例,普通科的報考人數遠高於缺額,錄取率僅3.5%;相較之下,雙語類科的報考人數反而遠低於缺額[21]。教師甄試雙語組的錄取分數也低於一般組,出現教師甄試獨尊英文的現象。全教總理事長侯俊良也表示,在雙語政策下,導致排擠專業的現象,甄選上的教師可能具備英語能力但專業能力不足[22]。且課堂上中、英文的比重並沒有明確規範,在教學上是學科知識的傳授或是藉學科實行英語教學,需有明確劃分。

兼顧學科知識

原本學科的學習已有難度,再加上使用不熟悉的語言教學,可能使學生備感學習挫折而失去學習興趣。所以在學科課程上應確保學生有學習到足夠的專業知識,避免學科課程成為另一門英文課,本末倒置的減少了應學習的學科內容,導致專業與語言都成半吊子。

彈性的推動,
避免因語言感受到學習挫折

當學生產生挫折、不適應感時根據學生學習狀況與能力差異等,彈性拿捏課堂使用英語的比例。且研究顯示在學習第二語言時,學習者會將其與母語進行連結(connections)並產生語言遷移(language transfer),在課堂上適時使用母語有助於概念的移轉與更豐富的學習[13]

避免雙峰現象

英語表現佳或學習動機高的孩子,課堂參與度高;反之,英語表現較差的孩子,更不願投入於課堂或學習中。因此在不分城鄉的國中小英語能力M型化[19, 20],確保所有學生於雙語授課中都能接收到正確的學科知識更顯困難與重要。

雙語教育時機

語言的學習,顯然包含家庭、學校環境與社會制度的環境[25]

就環境而言,臺灣不似新加坡或是歐洲國家,缺乏整體的英語環境與使用機會,所以不希望孩子輸在起跑點的父母,急急忙忙地讓孩子投入雙語教育。但是,雙語教育真的是越早開始越好嗎?

且看新加坡,該國屬於多元文化種族的社會,有華人、馬來人、印度人及其他少數族群,他們需要一種共通語言來進行跨文化、種族間的溝通與促進彼此間的經濟行為。而歐洲則因地理位置特殊,各國緊鄰、交通容易,人民間交流與商業活動頻繁,因此英語很自然地成為跨國的共通語言[23, 24]

在缺乏整體的社會制度與家庭環境下,臺灣僅靠學校推動雙語教學是非常困難的,缺少動機與實際使用機會,倘若有朝一日英語成為強勢語言勢必會排擠母語的學習,也是必須深思的議題。
而且從法律層面看,《幼兒教保及照顧服務實施準則》第13條第7款原訂幼兒園「不得採全日、半日或分科之外語教學」但因應2030雙語政策此法已於2021年修訂為「有進行外語教學之必要者,應以部分時間融入教保活動課程,並符合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不得以全部時間為之,或以部分時間採非融入方式進行教保活動。」並應「保障幼兒學習國家語言之機會」。原立法是基於「大腦神經科學、語言學等研究,語言學習應把握由近及遠、由親到疏之原則,外語教學宜俟孩子具備本國語文基礎、抽象思考能力較成熟、價值文化認同較穩定且生活經驗擴充後再開始學習。」[26]理由,因此限制學齡前外語的教學。

多數父母希望孩子盡早學英語應是受到「關鍵期假說」影響與坊間學齡前教育機構洗腦,深怕晚了會學不好、學不會,但事實上關鍵期影響的主要是第一語言學習,理論上第二語言不符合關鍵期的條件,且研究顯示就算起始學習年齡晚也有機會學的像母語一樣好。

語言是可以拆分為很多部分的,其中語音、語法及詞彙的學習受年齡的影響程度不同,在語音能力及語法上確實有越早越好的現象,可有研究比較後發現晚學的學習成果更好,因為青少年更懂得運用不同的學習策略,認知控制能力也更成熟,特別是表現在詞彙部分[27]

若能讓孩子在自然的環境中接觸語言、累積經驗是有助於學習的,因分辨各種語音的能力會逐漸下降,像是外國人很難分辨華語裡的二、三聲、日語母語者很難區分英文的r & l,但若非雙親或主要照顧者能自然的在生活中使用英語,不需要操之過急,過早介入教閃卡、單字甚至書寫的教學[28]

畢竟大腦在生理上有發展進程,語言學習也需要透過思考才能建立起高效的神經迴路,這都說明揠苗助長無濟於事;而且語言之外,情緒、人際、認知、動作的發展等也至關重要,大腦資源能平衡分配才更有利於孩子的成長[29]。因此,學齡前階段好好的學習母語,純熟的語言能力能再類化去學習第二語言,豐富的母語詞彙也有助加深思考,語言與文化更有著不可切割的關聯。

雙語教育常見問題

雙語教育會不會導致語言混淆?

研究顯示嬰兒就有能力分辨兩種以上不同的語言,雖然接受雙語教育的幼兒,很容易同時在句子中使用兩種語言,但這種語碼混用(code mixing)的情況在雙語發展中是正常的現象,而能流利使用雙語的成人則可以隨時切換任一種語言,並不會有混淆的情形[30]

是否不該使用「晶晶體」?

有限的研究結果發現父母的語碼混用會導致18到24個月的幼兒擁有較低的詞彙量,但也有其他研究發現20個月以上的幼兒其實就有能力處理與理解語碼混用的句子[30]。語言的習得仰賴的是大量與高品質的輸入,重要的是父母應使用自己擅長與舒適的語言對話,而非硬在句子中插入少量英語單字,低品質的輸入是無法達到學習的效果。

父母該怎麼支持孩子的雙語教育?

模仿是最原始的學習,因此若家庭教育能支持孩子的第二語言學習是最好的。若父母有能力使用兩種語言,幫助孩子在家練習較弱勢的語言;但即便父母的第二語言能力不足,還是能為孩子的學習提供支持與鼓勵,否則孩子很容易失去學習的動力。

口音問題?

語言最主要的目的是溝通,因此若過度擔心口音或文法錯誤,反而會阻礙開口練習的機會。雖說標準的發音可以幫助更好的溝通,但在任何學習上,我們都應該先求有、再求好,不要讓口音問題成為學習的阻礙。

孩子是否會忘記他們習得的語言?

就像肌肉訓練一樣,長期未使用的肌肉會逐漸萎縮;若長期未使用或未被支持、練習的語言,也是有可能逐漸被遺忘。

雙語教育的背後:不能忘記教育的本質

因國際間互動越趨緊密與頻繁,許多父母希望孩子的英語教育及早開始,對此政府也提出了雙語政策,希望從國家的角度切入雙語教育,以盼提升國人的國際競爭。

但我們需要釐清的是雙語教育的目的應在於提升學子整體批判思考、溝通與競爭力,若仍將英語當作學科,而不是將其用來表達清晰的想法或進行深度的對話,恐流於傳統填鴨式的學習,對引起學習興趣、培養自主學習都沒有幫助。

語言確實影響我們注意與記憶世界的方式,研究顯示僅是採用不同的語言對相同受試者提出相同的問題,但他們的回應方向卻會完全不同[31]。雖然說思考不僅侷限於語言,但語言形塑了我們的思考,擁有多語能力也擁有更豐富的思維,但若語言的學習僅停留淺層,仍需透過母語翻譯等同思維也僅停留在單語。

除此之外,豐富的詞彙量也有助於我們思考與判斷[32, 33],因此在雙語教育的同時也應持續豐富母語的辭庫,以免守此失彼。因此師長在選擇時需要考慮每位孩子的個別狀況,多元、適性的引導,多鼓勵與發覺孩子對各領域的興趣,動機導向的學習才可能引發孩子對語言學習的渴望,語言是加分的工具,不應該成為學習的障礙。

我們的建議

教養與教育的目的,是要幫助孩子有能力活下來;另一個方式說,就是孩子能帶著一身本事,因此在這世界闖蕩時是安全、安定、安穩的。

而一身的本事中,語言當然是其中之一,而如語言所表述的邏輯、第二外語、文字深度與廣度,這些項目當然都屬於語言這個本事中。但請注意,這裡談的是「屬於」,也就是說孩子可以攜帶的本事項目,是遠多於語言這些選項的

如果可以,我們更希望孩子能夠挖掘出天賦,並攜帶著他(她)的天賦成為那一身本事。而關於天賦,其實是有重大層次意義的,因為順著天賦本質引導,孩子才能燦爛耀眼,但逆著天賦,儘管砸下重金栽培,孩子都會委靡不振。

因此若孩子剛巧是語言天賦者,本身音感、語感良好,或是第一天賦已完全確立,這樣的孩子接受雙語教育,當然是對他的人生有幫助,可以幫助他發展天賦或是擴增世界視野。

但是如果孩子本身的天賦尚未確定,又恰巧與多語言能力相逆,那麼過早接觸其他語言,反而會讓這類型的天賦基底無法成形。這樣的狀態下,不管是多麼好的學習,都反而對孩子的人生產生害處了。

因此,我們強烈建議可以先從「讓孩子挖掘天賦」開始。外在世界存在著多元教育的形式,但我們先養出孩子的天賦,再讓孩子走進這個精彩的環境,獲取他所需要的關鍵營養。


檢測孩子的 EQ 和天賦 APP-跳養


大家都知道要「因材施教」、「適性教養」,但是,我家孩子是什麼樣的材、什麼樣的性?換句話說,我家孩子有什麼樣的天賦?跳養就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而來的。 將九大氣質、EQ四大面向、兒童發展階段等等寫入AI運算元,使得跳養APP可以透過爸爸媽媽的眼睛,掌握孩子真正的特質,讓爸爸媽媽更清楚怎麼跟孩子互動,以及怎麼栽培孩子。
參考資料:
1.Wright, W. E., Boun, S., & Garcia, O. (2015). The Handbook of Bilingual and Multilingual Education. Wiley Blackwell.
3.Boroditsky, L. (2011). How Language Shapes Thought. Scientific American, 304(2), 62–65.
10.林子斌、林麗菊、王力億、莊宗嚴(2021)。國民中小學建置校園雙語環境實用手冊。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屬。
11.林子斌(2021)。建構臺灣「沃土」雙語模式:中等教育階段的現狀與未來發展。中等教育,72(1),6-17。
13.Salmona Madriñan, M. (2014). The Use of First Language in the Second-Language Classroom: A Support for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GiST Education and Learning Research Journal, 9, 50–66.
15.Fan, S. P., Liberman, Z., Keysar, B., & Kinzler, K. D. (2015). The Exposure Advantage: Early Exposure to a Multilingual Environment Promotes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Psychological Science, 26(7), 1090–1097.
16.Lucy, J. (2001). Sapir–Whorf Hypothesis.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al & Behavioral Sciences, 13486–13490.
17.Kaushanskaya, M., & Marian, V. (2009). The bilingual advantage in novel word learning. Psychonomic Bulletin and Review, 16(4), 705–710.
18.Bartolotti, J., & Marian, V. (2012). Language learning and control in monolinguals and bilinguals. Cognitive Science, 36, 1129–1147.
19.刁南琦(2020)。從英語雙峰補救教學看課綱銜接問題。臺灣教育評論月刊,9(10), 71-76。
20.張武昌(2014)。臺灣英語教育的「變」與「不變」:面對挑戰,提升英語力。中等教育,5(3),6-17。
24.鮑瑤鋒(2021)。臺灣雙語教育政策檢討。臺灣教育評論月刊, 10(12), 12-18。
25.張學謙(2016)。走向添加式雙語主義:強化家庭與學校的母語教育。臺灣教育評論月刊,5(9), 01-09。
27.張葶葶, 洪蘭, & 李俊仁 (2005). 從認知神經科學觀點談雙語學習. 應用心理研究, 28, 105-118.
30.Byers-Heinlein, K., & Lew-Williams, C. (2013). Bilingualism in the Early Years: What the Science Says. LEARNing Landscapes, 7(1), 95–112.
31.Athanasopoulos, P., Bylund, E., Montero-Melis, G., Damjanovic, L., Schartner, A., Kibbe, A., Riches, N., & Thierry, G. (2015). Two languages, Two Minds. Psychological Science, 26(4), 518–526.
32.Lane, H.B., & Allen, S. (2010). The Vocabulary-Rich Classroom: Modeling Sophisticated Word Use to Promote Word Consciousness and Vocabulary Growth. The Reading Teacher, 63(5), 362–370.

楊鈺瑩 教養諮詢專家&全台獨創教養APP創辦人

閱讀更多 >
其它好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