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期待孩子成為另一個自己

每個人都有自己與生俱來的特質、喜好與習慣,因此當兩個獨立的個體相處在一起的時候,難免會因為意見不同而有摩擦,成人之間如此,成人與孩子也是一樣。每個孩子也有專屬的「獨有特性」,父母如果發現孩子的某些特質和自己很不一樣,不免感到失望,甚至會覺得孩子好像是生來跟自己作對。當父母發現自己所自豪的能力,孩子竟然沒有時,很多父母會很難接受,但這其實代表孩子的強項可能在你所意想不到的地方,說不定有更多的爆發力與可能性。

小光的媽媽最常掛在嘴上的一句話就是:「我是為你好」,所以小光想跟同學出去玩,或是自己上圖書館,媽媽總是不准,只是重覆告訴小光:「我是為你好,長大你就懂了。」小光在抗爭無效後,只好一心想著長大要去很遠的地方讀書工作。

很多人都像小光的媽媽一樣,習慣以自己的立場與感受去解讀孩子的行為,這樣除了讓自己備感挫折惱怒,也容易讓孩子感覺不被了解,甚至滿腹委屈。父母若發現孩子的行為表現和自己想法不同時,應該先觀察釐清孩子背後的動機。

孩子無法達成自己的期待,一味要求他繼續努力,不是理想的辦法,雖然有時的確是孩子偷懶,但多數時候,孩子不會想辜負父母的期望,背後往往有不得已的原因,例如孩子的天生資質真的和父母的期待相差太遠,或是孩子當下的發展狀態無法做到。一旦意識到自己的期待對孩子而言不合理,就要適度調整,找出一個孩子可以認同的共同期待,才能真正幫助孩子。

父母對孩子的期待,最好不要是什麼具體的意象,像是要孩子成為醫師或律師,或是要孩子每科考試都拿一百分,也不該期待孩子成為另一個自己,比較適當的期待應該是「信念式的期待」,例如:希望孩子懂得關懷尊重他人,或是成為一個對社會或世界有貢獻的人。這樣的期待,可以讓孩子更願意在愛裡勇敢的成長,而不是害怕自己做不到會讓父母失望而感到退縮。
其它好文推薦